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3-12-13
以跨越潮汐與土地的對話 探尋人與環境間的共生關係 高美館本年度壓軸新展《潮壤相接》12月14日起登場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432
高雄市立美術館(下稱本館)新展覽《潮壤相接》自12月14日起至2025年4月20日於本館104、105展覽室正式登場,立基於多年來對「大南方」視野與「海洋」流動觀點的關懷,本館策劃邀請10組來自臺灣、澳門、新加坡及義大利的藝術家一同聚焦於水域與陸地邊界的持續變動,從自然資源所有權引發包括水土破壞、族群衝突、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等議題,邀請觀眾一同探尋人與環境之間包容治癒與共生的生命態度。
本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本館多年來持續關注大南方多元史觀議題,也延續2021 年《泛.南.島藝術祭》的精神,特別在30 週年的年底壓軸帶來《潮壤相接》展覽。展題代表水域和陸地交界,也隱喻人與環境之間持續變動的生存空間邊界。在全球氣候因人類經濟活動而劇烈變動的當下時刻,這個展覽格外具有時代意義,因為它不只是一次藝術展覽,更是提出疑問與表達關懷的平台,帶領觀眾重新審視土地與海洋的變動邊界,並思考如何以藝術來尋求治癒、對話或反省。感謝海洋委員會與文化部的支持,讓這個對話平台得以實現,期待這次展覽能引發社會大眾更深層的思考。
策展人謝宇婷與徐柏涵指出,本展以「誰擁有土地與水?」這個問題為起點,透過「共生與療癒」、「量測、觀察與紀錄」及「多重敘事」等視角,讓觀眾在身處作品之間時,萌生對於土地與海洋的渴望、對於生態的敬重,以及對於環境資源如何被使用與擁有的提問。這次展出林介文、多木子、葉海地、拉飛.邵馬、邱雅茹、羅晟文、許淑真、盧建銘、趙仁輝、蔡國傑及許家維等藝術家作品,包括多件全新委託創作在高雄首度亮相。
藝術家林介文延續從「裹山計畫」對土地、河川與海洋的思考,呈現從紅葉部落沿著秀姑巒溪流域往下,直至進入大港口出海的流動,推出大型編織作品〈織山〉及〈織河〉。義大利導演多木子(Tommaso Muzzi)的紀錄片《裹山》以礦工的視角呈現歷史與大環境變遷下的部落真實面貌,並記錄林介文發起的「共織」行動,展現織布活動與織者所在場域之間的關聯。葉海地畫作描繪臺灣阿美族與達悟族女性長者,新作〈海女的抽屜〉呈現她學習部落女性傳統及親自從潮間帶採集的物件。高雄那瑪夏布農族藝術家邱雅茹八八風災後返鄉創作,從事植物採集、纖維裝置等創作,帶來全新的纖維裝置〈返〉,以巒大蕨象徵生命的復甦展現布農族社群在困境中的韌性與生命力。
藝術家蔡國傑展出新作〈航道〉,他拾取違法養殖蚵田產生的浮球安裝GPS定位系統,再從金門北岸投放於海中,以這些浮球標示出海域的邊界空缺。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國家館代表藝術家趙仁輝帶來《聖誕島》系列中新發掘的歷史檔案以及影像,作品〈聖誕島,自然而然〉,假想了將人類從聖誕島全面撤離的計畫,由虛構的「批判性動物學家學會」決議通過,建構出人類消失後的島嶼樣貌,反思人類對於生態的介入。藝術家許家維則首度於高雄展出2023年泰國雙年展VR新作〈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以說唱的方式描述金三角地區歷史變遷,從古老的罌粟花傳說、泰北邊境毒品議題、寮國賭場,到現今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經濟。
近年各國天災頻傳,生態環境逐漸變得更加脆弱,是全體人類面對的迫切議題。《潮壤相接》展覽作品不僅叩問「擁有」是否是人類對土地與水唯一的關係方式,更透過一系列電影放映及講座等活動,邀請觀眾成為行走、體驗、反思的參與者。12月14日下午3:00開幕式中,野漫空間將進行現場表演;隔日12月15日上午10:00將舉行藝術家座談,邀請參展藝術家趙仁輝、蔡國傑及許家維與民眾對談。更多活動資訊,請至
高美館網站
、
臉書專頁
及
Instagram
「高雄市立美術館」查詢。
《潮壤相接》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4年12月14日(六)-2025年4月20日(日),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策展人:謝宇婷、徐柏涵
參展藝術家:林介文、多木子、葉海地、拉飛.邵馬、邱雅茹、羅晟文、許淑真、盧建銘、趙仁輝、蔡國傑及許家維
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文化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藝文串聯:高雄市電影館、VR體感劇院
1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2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3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4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5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6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7_高美館《潮壤相接》展場一隅(圖片提供:高美館)_0
延伸閱讀: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