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賴新龍/Lai Hsin-lung
藏金系列-2021-19/Hidden Gold-2021-19
壓克力畫
壓克力顏料、畫布/Acrylic on canvas
200x270cm
2021
No.
05173
作品賞析
〈藏金系列-2021-19〉是賴新龍走過心情低谷,對人生體悟的另一個寫照。明顯看出藝術家心境的轉變,從幾年前在陰鬱無力感之中出走,往一個面對空無而自在的豁達。以大塊面積的色彩鋪陳做背景,再以繁複的顏料堆疊,逐漸點綴出既具象又抽象的想像空間。以塗抹刮擦等方式製造出質感與肌理,增加畫面的空間性,畫面與線條之間隱藏著似有若無的金色點粒,讓畫面產生虛與實之間的朦朧感。藝術家將專注力放在情緒轉換到畫面的經營,透過每個色彩的使用,回應當下心情的起伏與情緒的深淺,以色彩來表達對生命的接納與理解,可以感受到藝術家行過生命低谷後的舒坦自在。(撰文│獨立策展人/ 藝評家 王焜生)
藝術家小傳
賴新龍(1964年-)出生於屏東,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83-1987),期間曾榮獲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雕塑展」(1987)首獎。蘇格蘭鄧肯喬登斯坦藝術學院(Du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修讀藝術創作,1994年英國丹地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公共藝術與藝術創作碩士畢業。回台後主要著力於公共藝術創作,並發表多篇現代雕塑與公共藝術相關之學術性文章,為臺灣公共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開路先鋒之一。1999年受邀加入悍圖社,2014年曾擔任第七任悍圖社社長。2006年起於大學任教,曾擔任大仁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系主任。賴氏作品亦獲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馬來西亞檳城第一現代美術館、韓國長安美術館等館舍典藏。
賴氏創作媒材相當多元,包含油畫、雕塑、裝置藝術、公共藝術等。自小熱愛藝術,早期作品以繪畫為主,高中畢業後曾於台北青年公園以畫人像維生。就讀文化大學期間的80年代,逐漸開始對雕塑與裝置作品創作產生興趣。於大學畢業前參加「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雕塑展」(1987)並獲獎,也成為賴氏之後持續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在創作媒材上,多以鐵或木等為主;而在題材上主要針對社會與個人省思批判。自英國留學結束返台後,賴氏大量採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創作元素,發展出一系列分析自我到解剖人性的立體作品,其中將「椅子」延伸到概念性的「位子」,成為日後重要的創作語彙與特色。另外在公共藝術領域的耕耘,為90年代前往英國進修時期進行研究與創作;2000年後參與臺灣公共藝術環境的成長。
近幾年賴氏回歸繪畫創作,進行抽象風格的繪畫創作,如2009~2011年的《Line Abstract》系列,如他自述提及展現「時間、速度、及身體行為動作的痕跡」,進而呈現一種強烈的生命感。2015~2020年的《夢蝶》系列,包含「夢蝶與逍遙遊」系列(2016)、「梁山伯與祝英台」系列(2017)、「色彩詩」系列(2019)。 賴氏引用《莊子‧齊物》的哲學思想概念,夢與意識為關注的焦點,呈現如莊周夢蝶般於現實與非現實中來回遊走。透過畫面中的肌理處理,反映出藝術家具身體性的創作痕跡。同時以對摺的方式描繪出對稱、色彩繽紛的圖案。 2015~2018年《內心戲》系列,為對於母親的思念及周遭陰暗人性的觀察後信手繪製。2020年起至今的《藏金》系列,包含「坐金」系列(2020)、「點金」系列(2021),作品畫面藉由自由揮灑的刮擦筆觸以及理性線條的經營,反襯多彩豐富的大面積色塊與多色彩塗抹,賴氏欲營造一種想像中空間深遠的寬闊感。(撰文|賴逸芸)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