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劉丁讚/Liu Ting-tsan
螺絲羊/Screw Goat
雕塑
高張力螺絲、螺帽組合/Bolts and nuts
130 × 60 × 200cm
2004
No.
2874
作品賞析
劉丁讚在遍地的大小螺絲中,選取適合的尺寸,作出懷孕母羊的造型,象徵生生不息。
只要之前到過高雄駁二劉丁讚工作室的人,幾乎都會對這隻唯妙唯肖的螺絲羊留下深刻的印象,牠就像活招牌一樣,昂首佇立,吸引著參觀的人前來一探劉丁讚充滿生命力的鋼雕藝術世界。
以螺絲組合成羊的想法,來自於2004年高雄縣岡山鎮兩項重要活動的結合:岡山「羊」肉文化節暨台灣「螺絲」博物館動土儀式。就如一般人所熟知,「羊」幾乎已成岡山的代名詞,不品嘗美味的羊肉料理,不算到過岡山。另外,岡山也是台灣螺絲產業的重鎮,全國百分之六、七十的螺絲業集中在岡山鎮及路竹鄉,為了推動地方產業文化,將在此地興建台灣螺絲博物館,作為螺絲產業研發、展示、教學之用。
原本就對鐵材操弄自如的劉丁讚,一提出作成「螺絲羊」的想法後,便獲得岡山鎮方面的大力支持。螺絲工廠提供了上噸的高張力螺絲作為材料,讓劉丁讚大展身手。這種高張力螺絲品質較高、重量也重,尺寸則有一寸、五分、四分等幾種,它們是這隻螺絲羊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創作時,劉丁讚就在遍地的螺絲中,依造型所需選取適當的尺寸。
當初他為了描摩羊的造型,還特地去農場觀察,但業者擔心羊隻被感染,禁止他近距離接近,只能遠距離拍攝作為創作時的參考。 他選擇了懷孕的母羊造型,有生生不息的意味,圓圓的螺帽剛好適於表現圓潤的腹部,細長的螺絲則可表現毛髮叢生的一些細部。掌握材質特色,抓住對象精髓,正是藝術家先天的敏感與後天的試鍊。
(文/陳秀薇/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組長)
藝術家小傳
一九五九年生於高雄。「黑手」出身的劉丁讚,以具有匠意的鋼鐵雕塑,成名於台灣藝壇。農家子弟的劉丁讚,小學五年級就在拆船廠敲鐵鏽,做「童工」貼補家用。國中畢業後,先後從事機械、拆船、電廠修護、車床、鉗工、電銲……等工作,都和鋼鐵有關。也曾參與經國戰機模具研發、中鋼建廠、海龍和海虎兩艘潛艇船塢整建,以及南迴鐵路修建等重大工程。十六歲那年,工作時不慎被機器切斷整個右手掌,緊急手術接回後,過了一年才恢復知覺,但仍不中斷和鋼鐵為伍的熱忱。 對藝術的接觸與嘗試,起於參與南迴鐵路工作時,在海邊工作撿到很多石頭,從此對石雕產生興趣,也追隨石雕藝術家許禮憲學習,並在許禮憲建議下,運用高雄當地媒材,也是劉丁讚最熟悉的鋼材進行創作。 劉丁讚早期作品以具象苦瓜、青蛙等農家生活常見的生物為題材,以鋼材雕、熔、塑造出堅實光亮的作品;慢慢發展出運用鋼鐵廢材的原有形狀,巧妙地拼合成各種動物的形狀,如:蚊子、公雞、草蜢、紅蟲……等等,都是童年農村常見的動物,予人以會心一笑的幽默,這些唯肖唯妙的造型鑄造,來自於他對生活的深刻體會與觀察。除此之外,他的作品經常設計成和民眾同樂的趣味性,提供大人小孩騎乘玩樂,感受藝術品的可愛與藝術家生活化的一面。(撰文/蕭瓊瑞)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