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05304_A001

  • 黨若洪/Dang Ruo-hung
  • 人物自我/People-Self
  • 油畫
  • 木質纖維板、凡尼斯、木漆染劑、油彩/Fiberboard, varnish, wood stain, and oil paint
  • 122 x 122 cm
  • 2002
  • No. 05304

作品賞析

〈人物自我〉臉龐隨意裁剪,面目模糊,詭秘荒唐;錯亂了空間秩序,也混淆了現實與畫境。人成了都市的碎形,早已遠離花香撲鼻的自然,縱浪在迷眩光影中。世界是現實或虛擬,難以分辨;自我往往是迷亂的,角色隨時幻變,不同角色喚引不同欲想。〈人物自我〉越過了現實,身形既模糊又精準,卻也張力十足。

處在現代狀態中,信息四面八方襲來,周圍氣氛惴惴不安,意義不斷流動。周邊的喧嚷到底是自己的聲音?還是別人的話語?世界既疏離又介入,我們只能在混沌中摸索前行。

畫家以「藝術語言」回應外在的紛擾,而活出飽滿的光燦。創作往往是「因某種瑕疵而走出另一種語彙」,「不打腹稿以保有最大的可能性」(作者語),總期待某種神秘。每次下筆都是一次好奇,經常反反覆覆,卻結局難料。畫家似乎把畫筆交給了當下,心緒始終懸浮著,創作在不斷的好奇中進行,藉以喚引某種隱晦的奇想。

自我到底是甚麼形狀啊?現實渾濁濃稠,紛擾太多,既看不清也參不透。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鄉愁,而每一種鄉愁都有自己的語彙。在畫面上反覆塗抹、測探,世界失序,陷入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中。〈人物自我〉以都市色域為基調,味覺濃郁,卻有一層淡淡的憂傷,自我似乎被一種謬誤糾纏,神秘晦澀,也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詩意。自我到底是甚麼形狀啊?〈人物自我〉拋給我們一則難解的謎題!(撰文|藝術家 陳水財)

藝術家小傳

出生台北,1998年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畢業,2002年西班牙薩拉曼加(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之首獎,2005年獲高雄獎油畫類首獎,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23年奪得第21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成為台新藝術史上首位以繪畫創作囊括大獎的得主。其作品受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西班牙薩拉曼加省立美術館等機構所典藏。
黨若洪自幼習畫,求學過程有著完整的美術科班訓練,因此不僅繪畫技法紮實,對各類媒材掌握相當純熟並能自創新意。於西班牙留學期間也帶給黨若洪在創作上更多不同的思維與刺激,使其作品更為開闊與成熟。黨若洪於日常創作前會騎車出門探尋創作元素,並分成數次移動,可刺激其創作的動能。所收穫的元素並無固定,有的是抽象概念、有的是實體物件,更甚是城市裡的形色面孔,皆成為他創作的浮光掠影,元素之間總彼此交叉挾持,創造著共受的幻境。作品中隱約可見與其生命故事連結的題材,若有似無的關聯在畫面中構成虛實交錯的多重敘事。其創作特色常以一種讓身體跟意向相應的「自體繪畫」,不依靠清楚的意志或意圖,而是強調在啟動畫筆的當下所迸發蔓延開來的原始本質,黨若洪曾說:「對我來說繪畫最重要的,好像是筆尖要觸到畫面的那一霎那,有一個我的存在、我的手、腦、運算都拎在這個筆尖的感覺。」黨若洪並不刻意經營系列創作,以求保有創作的多元與活性。在媒材上多採用纖維板作畫,油彩筆觸痕跡鮮明,亦展現其創作意念的直率。(整理|賴逸芸)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