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05_4859_袁廣鳴_棲居如詩_1MB

  • 袁廣鳴/Yuan Goang-Ming
  • 棲居如詩/Dwelling
  • 綜合媒材
  • 錄像裝置/Video installation
  • 5min.
  • 2014
  • No. 4859

作品賞析

《棲居如詩》_The poetic apparition 如詩的幽魅
最初詩將人引領至大地之上,使他屬於大地,從而引領他棲居其上(Poetry is what first brings man onto the earth, making him belong to it, and thus brings him into dwelling.) _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影像裡,陽光斜斜地從窗邊射進某個不知名小家庭的客廳裡。這個懶洋洋地悠閒午後場景,以標準的『IKEA』、『無印良品』設計品味,給出了一種被消費潮流規範化的『小確幸』和『歲月靜好』的高度文青風尚的「美好」…僅僅在角落裡偶有向上浮昇的氣泡…,然而那靜謐、甜美的小客廳無聲中緩緩地浮現著某種令人窒息的不安…直到爆炸聲響起的剎那。恰是在那詫異驚嚇的當下,觀者得以發現這美好的場景竟然只是水族箱裡的仿真模型,這美好的小家庭一隅從來不是真的,只是個擬仿潮流、品味的小模型,影像裡唯一真實的竟是那水族箱裡規律浮顯的氣泡。而唯有當爆炸聲響時,「真實」才從而顯現。
影像作品《棲居如詩》名稱源自於,1951年德國哲學家海德格以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的詩句為題所寫的講稿。一如荷爾德林所言:「…創建那持存的東西」, 袁廣鳴的影像,讓那猶若幽魅般倏忽顯現卻又消逝的世界影像,昇華為生存和生命的吟唱。作品中,那不安適的「日常」宛若幽魅般,倏忽間讓人失去了棲居之所。作品《棲居如詩》開始了一個關於生命何去、何從以及如何棲居的探問,影像直指著當代台灣的現實中隱藏在現代性政治、科技、經濟結構中那不確定的變貌及危機,而棲居難以為繼的處境。
一如海德格以及荷爾德林對於「詩」的態度詩人「只能在沒落中苦鬥」。藝術家以影像作詩召喚著那隱然的真實存在,於是藝術家以轟然、嘹亮的聲響,不安地吟唱著並不美好的未來。「不安」的德文(Unheimlich)字根是家的意思,指的是人失去如同在家般安全與舒適的生活。恰是這『失了根的不安』(Unheimlich)構成了袁廣鳴其作品的美學特質。因為不安(Unheimlich)始終瀰漫,於是詩性與藝術成為了精神唯一可棲之地。通過作品,袁廣鳴以影像提出了一個關於棲居的問題;同時也給出了一個精神和靈魂可棲居的所在之處_在那詩意的影像裡。
(撰文/獨立策展人、藝評、實踐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沈伯丞)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