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周慶輝/Chou Ching-hui
野想Ⅲ-20/Wild Aspirations Ⅲ-20
攝影
純棉無酸藝術紙/Ink print on cotton art paper
112×91cm
2006-2007
No.
3864
作品賞析
黃羊川是位於甘肅的一個偏遠村莊,因為溫世仁先生的電腦援助計畫而普為人知。溫世仁選擇了黃羊川,希望藉由高科技讓偏遠變核心,打造一個理想,可以推廣到中國乃至世界所有窮困地區,使他們快速翻身。
周慶輝到了黃羊川,原本想要記錄這件公益壯舉,然而在現場,他發現了更迷人、更具備藝術爆發力的題材—黃羊川孩童對於電腦的想像,還有因為外來物引發的創造衝動。於是,原本習慣紀實攝影的周慶輝,開始規劃設計,如何顯影原本只存在於孩童心底、腦中的夢想。
這組作品呈現的是人與夢想之間的關係,藉由描述與被描述、觀看與被觀看、紀錄與被記錄,將紀實影像作為切入當代文化藝術的載體。由於藝術家的介入,將人與社會景觀及地域結合成藝術家自我營造的「造像」場域,看似簡單的畫面,捕捉了超越現實的色彩與形影,也含藏了豐富多變的後設元素,呈現出一種難以歸類的當代攝影風格。(取自高美館「故事顯影--當代台灣攝影十人」/撰文/楊照)
藝術家小傳
民國54年(1965)生,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曾任首都早報、新新聞週刊、民眾日報攝影記者。1988年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退伍後即進入媒體工作,曾獲台灣新聞年度攝影獎、行政院文建會主辦「映像與時代—中華民國國際攝影藝術大展」的報導類銀牌獎、台北攝影節報導類特別獎及金鼎獎等獎項。在媒體從事一年的「新聞勞作」後,而開始建構第一個長期攝影計畫「停格的歲月—痲瘋村紀事」,並於1995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個展;該展於次年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出,並收錄於《台灣攝影家群像》。2002年「消失的群像—勞動者紀事」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平遙國際攝影節個展,2003年「中國人本—紀實在當代」聯展(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2006「行過幽谷」個人限版攝影專輯由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頒發台灣出版設計大獎—金蝶獎裝禎設計首獎,2007年受邀參加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2009年「野想—黃羊川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個展,2010年參加大理國際影會及香港攝影節並擔任台灣區策展人,並於2010年底於義大利佛羅倫斯育嬰堂舉辦個展,「野想—黃羊川計劃」各人限版攝影專輯獲德國紅點,IF設計獎。2011高雄市立美術館「故事顯影--當代台灣攝影十人」,台北市立美術館「時代之眼—台灣百年身影」展。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