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拉黑子_台11線太平洋的日出

  • 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o
  • 台11線太平洋的日出/Taiwan Provincial Highway No.11 Sunrise Over the Pacific
  • 綜合媒材
  • 海廢塑料、尼龍魚線、銅釘、木板、檜木/Plastic marine debris, nylon fishing line, copper nails, board and Taiwan cypress
  • 120 x 240 x 6 cm
  • 2015
  • No. 05123

作品賞析

〈台11線太平洋的日出〉與〈台11線太平洋的精靈〉兩件作品為拉黑子發表於2015年個展「五十步的空間」中的大型平面裝置作品。
在海水日復一日的進出之間,「五十步的空間」承托了邦查人的採集、出海、儀式與八個浪,這條無法固定其疆界的狹長地域,仿如一種敏感的精神場域,卻也是直接承受現代化的世界浪潮而被推擠、疊壓、變形的空間。然而,即便目擊著急遽的變化,海水仍舊日復一日進出,並帶來各種訊息。在「五十步的空間」計劃中,拉黑子透過最初的勞動型態——撿拾,召喚出「最沒有防備」[1]的身體本能,將原屬於創作主體的美感經驗場域,重置於紛雜、殘破卻也富含生機的現場,試圖在「聲響(族語soni,意指一般的聲音)」中析辨出「聲韻(族語ngiha,意指有意識、有靈魂的聲音)」[2]。
也因此,拉黑子在創作中帶入的海廢物質,其意涵超越了「以廢棄物為材料」的現成物再創作問題,並不僅止於將海廢當作造形構成中的特定元素,而是重新以身體作為感知的尺度,面對著當代海洋所帶來的紛雜訊息,仍舊以其作為藝術家之感官敏銳度,透析出一種屬於海洋民族的美學、姿態與聲韻。
〈台11線太平洋的日出〉將海廢塑料切割為不規則的圓形平面,以銅線進行交互地縫合,構造出猶如百衲被的斑斕色彩。這些廢棄物原屬於現代化工業技術下將石化原料噴射成形、並以色母等化學色料進行染色的塑膠成品,其造型與色彩,基本上附屬於此塑膠器物之實用需求,然而藝術家以一種解放的邏輯,透過切割、烘烤、排列、編織,將這些或堅硬或薄脆的物質,撫平為一種具有韻律性與跳動感的抽象平面,並於局部隱約形構出臉孔造形,不規則的圓也同時指涉了由海所帶來的淘洗與衝擊。〈台11線太平洋的精靈〉,進一步裸露出這些撿拾塑膠品的部分原型,例如容器的頸口、無法被壓平的塑料皺褶。透過一致性的排列與編織,這些孔洞宛如廢棄生命所張開的嘴,起伏的皺摺宛如某種表情的瞬間,與潛藏在色塊之間的隱約臉孔,共構出在「五十步的空間」裡遊蕩的諸種靈體。(撰文|黃瀞瑩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1]參見拉黑子自述,收錄於《旅行在50步的空間》,台東:篤固工作室出版,2019,頁32。
[2]參見〈有這個海洋,我們才能成為人之處〉,DJ Hatfield著,收錄於《旅行在50步的空間》,頁10-11。

藝術家小傳

拉黑子.達立夫(1962-)出生於花蓮港口部落(Makota’ay),為阿美族人。1980年代,在原住民運動、民主化運動的浪潮下,拉黑子開始思索:「我的族人未來該怎麼走?如何面對世界的潮流?」,1991年由北部返回部落後,透過藝術創作、藝術參與重新鏈結現代生活下斷裂的傳統文化,試圖重構原住民的主體性。
初返部落時,拉黑子從傳統器物的形制提煉出線條語彙,以木雕為形式,創作《末始》系列作品。2006年,來自山與海的物件成為重新解讀部落文化架構的路徑,運用榫接結構、木紋撕裂、月光螺等隱喻式的文化符碼,創作《殘》系列雕塑。2008年的「颱風計畫」則透過五年時間,在颱風必經路徑與南島民族遷移路線沿途拍攝影像,結合撿拾而得的現成物「拖鞋」,將拖鞋視為南島語族間共同的文化表徵,以裝置手法呈現部落傳統與現代社會間,對於颱風的價值與精神思維的迥異。「撿拾」作為核心觀念,在2013年出現了以太平洋為觸媒的轉向——「五十步的空間」計畫,對藝術家而言,太平洋風景能夠與個人經驗共振進而形成連結,而此連結卻在現代化的巨輪中喪失,其中僅能透過肉身勞動與口傳神話為此連結重新構起橋樑,因此,「五十步的空間」計畫便以行走太平洋沿岸、撿拾人為廢棄物,在索取與節制的互動中,提供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想像,計畫持續發展至今。(撰文|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