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莊普/Chuang Pu
轉風/Turning Wind
壓克力畫
壓克力顏料 , 畫布/Acrylic on canvas
218 × 290.5cm
1999
No.
2414
作品賞析
巨幅的捺印式作品,是屬於莊普的獨特語彙。對於莊普來說,他的這一類作品,與其多元嘗試的裝置類作品(常與社會現象緊密結合),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屬於獨立於社會事件之外的心靈空間。既非抽象、也非具象;但其表達的是一種抽象精神。當觀賞者面對一整面由一個個一平方公分的色印重覆組成的作品時,在視覺上、心靈上必造成某種程度的震憾。「轉風」原與另兩幅「因觀」與「霜彩」共同組成三連幅。此幅以斜線形式表現;另兩幅則分另以直線及橫線形式表現。
關鍵字:斜線、捺印
藝術家小傳
一九六九年私立復興美工科畢業,留學西班牙馬德里大學,一九八一年返國定居。莊普剛回國時期,以縫合、割裂或捏皺的典型材質表現,令人耳目一新。例如早期的「自畫像」,創作方式以材質均質分化,割裂、撕扯或隨機性、塗鴉般的上色,紙片的底部即為藝術家本人的照片。拍照也是他創作的方式之一,他曾以「傷痕」為主題,在鏡頭裡放大的傷痕變成了抽象繪畫。 一九九五年的裝置作品「名字與倉庫」,在養雞場改造成的「竹圍工作室」寫滿不同名字,政商名流、媒體工作者、藝術家、古今中外文學家、音樂、舞蹈明星等,讓不同層面人士的名字,充塞於空間裡,剝離了威權,使所有人在牆壁上同樣平等。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為其巨幅捺印式連作,創作方式為「低限式」純視覺性處理,通過材質純物理性的肌理,表現心靈純淨的境界,或利用媒材來反映自身對周遭環境之冥想或詮釋等。這樣的作品有:「方開」、「時見」、「雙頻」、「斜空」、「初度」、「因觀」、「轉風」、「霜彩」等,這樣的創作方式,在他的裝置藝術裡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莊普用「印章」代替畫筆,木章印出的色彩,邊緣或中間有起伏,整個過程是不停的戳記。作者機械地重複著個體動作,簡單補色形成幾乎是單色的畫面,小小的方格是莊普作品的基本結構。畫面上佈滿了無釋面積約僅一平方公分的正方形,莊普將它一點一點、反覆工整的印滿整個畫面,這種筆法在畫面上的反覆操作,有如一種滌盡理性思維的自我修練。然而這樣的創作過程裡,藝術家並不見得事必躬親、全程參與,捺印的事可以交由旁人來完成,是否有「無為而治」或「無役於物」的哲學觀在其中,就不得而知了。 莊普的「印畫」是手部行動的創作,也是「方寸」運動的一種創作,亦是現代繪畫多元發展的一種表現方式。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