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林玉山/Lin Yu-shan
獻馬圖(畫馬屏風)/Handing over Horses
膠彩
紙本/Glue color on paper
131.7 × 200.2cm
1943
No.
2275
作品賞析
此作原完成於一九四三年,因二二八事件的關係塵封近六十年,直到一九九九年林玉山先生將其捐贈本館始重見光明,經過修復及重新裝裱後,由作者予以補畫復原。「獻馬圖」畫面結構單純,由寫生入手,借物喻情,簡潔流暢的線條勾畫出軍伕與馬兒因徵召出征別離家園的一抹憂情,渾潤的設色更為單純的構圖烘染得更為傳神。原畫與補畫間的視覺上或許有不協調感,但也記憶了此件作品的歷史記錄。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獻馬圖原作已遭虫蝕僅存其半片追憶往事補摹略復其舊觀此乃余五十六年前之作己卯秋修後又題桃城人林玉山
作者鈐印(朱文白文):玉山(白文)。桃城散人(朱文)
簽名位置:右下
關鍵字:馬、軍人、國旗
藝術家小傳
排行家中老三。嘉義美街是人文薈萃之地,父親林耳相在美街開了間裱畫店「風雅軒」,母親是糕餅印模的雕刻高手,林玉山的二哥林英富是當地雕刻家,五弟榮杰後來研習西畫,一家人在藝術方面均各有所長。林玉山七歲時,進嘉義第一公學校就讀,六年級時日本老師發現了他的繪畫天份,早在之前,林玉山已經幫忙父親的裱畫店從事繪畫的工作了。因為裱畫店請來兩位兼擅雕刻神像的畫師 ,一位蔡禎祥,一位蔣才。蔡師傅有本自繪的「萬神圖形」畫稿,內有各種神佛的造型,不足十歲的林玉山一有空就借來臨摹,學習運用毛筆來畫線條,蔡師傅見其認真,乃教其下筆、染色、調色與顏料的製作。後來畫師蔡、蔣相繼辭職,林玉山在幫忙父親裱褙工作之外,亦利用課餘代理畫師。1922年結識陳澄波,堅定其學畫的決心,1926年赴日,先就學於東京川端畫學校研習西畫科,後轉入日本畫科。初以臨摹開始,繼之以寫生,並修習石膏像和人體素描。林玉山刻苦勵學,三年有成。1923年,16歲的林玉山即以〈下山猛虎〉入選嘉義美展活動,1926年入選「台展」第一屆東洋畫部時,不過19歲,與同齡的陳進、18歲的郭雪湖被稱為「台展三少年」。其後林玉山連續入選台展,並與嘉義的畫家共組「春萌畫會」,繪畫之餘,林玉山也熱衷經學、詩文的研習,1930年起,先後加入「鷗社詩會」、「玉峰吟社」、「花果園修會」,與名儒士紳研究詩文,使其繪畫有「詩」的意境。 1946年台灣長官公署舉辦首屆「省展」,林玉山受聘為省展國畫部審查委員,同時參與展出。同年林玉山獲聘擔任嘉義市立中學美術老師,之後任教靜修女中與台北師範學院。林玉山以個人實際創作經驗,指導學生對寫生之研究。他自己亦以「寫生」為基礎訓練,貫注到水墨畫中,從膠彩的精謹穠麗趨向著重筆墨趣味,從1948~1958年的創作,可看出他對於自然題材的選取,與筆法運用之改變。1970年林玉山獲頒教育部文藝繪畫獎,其作品〈鹿苑長春〉、〈密林雙虎圖〉、〈松鷹圖〉、〈柏鷹圖〉,這些中年後的代表作,均被國內、外政府收藏。縱觀林玉山的創作,從膠彩到水墨,從臨摹到寫生,畫過花鳥獸畜,畫過故事與小說插圖,畫過異國情境,也畫過半抽象的東西,勤學不輟是其成功的原因。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