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洪素珍/Su-chen Hung
紅源 (高美限定版)/The Origin of Red (KMFA edition)
綜合媒材
縫衣紅線軸/Bobbins of red sewing threads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15
No.
05035
作品賞析
〈紅源〉是旅美藝術家洪素珍首次在家鄉高美館舉辦的「洪就是紅:洪素珍個展」中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源自洪素珍2013年在竹圍工作室創作〈紅角落〉。兩件作品的媒材都是縫紉用的紅色線軸,裝置的方式都是先將所有的線軸等距的排放在展場地面,然後從每個線軸裡牽引出一條細線,最後把所有的線都朝同一方向往上拉,集結、固定在展覽廳至高處的一角。
洪素珍創作時會將作品融入特定場域中,將空間裝置納為作品形式,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洪素珍為高美館挑高的展示廳量身創作的〈紅源〉,即有別於〈紅角落〉將369條線最後會合成一條粗紅線掛在畫廊挑高屋頂的天花板一角。〈紅源〉是把1292條紅線朝同一方向往上斜拉,最後一起歸結到牆角至高處的一個點。觀眾如果是站在地面往上看的話,會覺得屋角的點是萬眾歸一的終點;但是當觀眾的視線是由屋角的至高點往下移動的話,卻會覺得這個點是萬物起源的點。
觀眾在迴環往復這些紅線間,將察覺這千百條紅線是來,也是去。這些紅線彷若是載著旅居海外多年的洪素珍往返海內外的各條航線,紅線集結的點是她的故鄉的象徵。高雄是她的歸處,也是她出發的點。洪素珍巧妙地運用這間展場的挑高空間和縫紉用的紅色線軸的象徵意涵,為原本極簡的作品增添了各種詮釋的可能。
〈紅源〉的藝術語彙簡潔而高雅,是洪素珍化繁為簡,將創作理念精煉化的一貫風格。然而看似極簡的作品,卻因為裝置在地面的線軸的顏色鮮艷及數量逾千,即使線軸的體積不大,卻能夠為觀眾帶來數大之美的視覺震撼。線軸的顏色是最能引發亞洲人的情感的紅色,讓原本飄渺似無的千百條個別軸線,當它們從展場四面八方逐漸聚攏到展場高處的一點時,紅線開始有了連結和傳達的力量。這件作品沒有深奧的語彙與抽象的符碼,只要掌握紅線這項重複出現,貫穿她所有作品的主旋律,就能解讀作品豐富的意涵與耐人尋味的雋永。(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張純櫻)
藝術家小傳
洪素珍(1949-)
出生於台灣高雄,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後移居美國舊金山,1977年進入舊金山藝術學院攝影系就讀,就此一頭栽進藝術的世界,不過她很快就發現攝影並不能滿足她對藝術的探索與對「時間」概念的興趣,轉而申請電影研究所,但進入電影研究所之後,洪素珍也沒有使用「電影」這個媒介,而是開始探索「空間」、「光」、「觀眾參與」等議題,在她往後的創作中,都可以見到這些元素。
在台灣長大後長年旅居國外的生活經歷,也時常被洪素珍放進作品之中,利用擅長的多媒體裝置創作探討多元文化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她在多重文化交疊下複雜的身分認同問題。洪素珍從1980年代起開始使用錄像創作,這對當時的台灣可說是相當前衛,但她的作品卻保留著一種東方色彩,「紅色」一直是她的作品中象徵性的存在,有時代表著一種吉祥喜慶以及甜蜜快樂的回憶,有時又轉化為血緣的線,娓娓訴說出她對故鄉土地的思念。(撰文 | 鄭皓勻)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