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洪素珍

  • 洪素珍/Su-chen Hung
  • 紅源 (高美限定版)/The Origin of Red (KMFA edition)
  • 綜合媒材
  • 縫衣紅線軸/Bobbins of red sewing threads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2015
  • No. 05035

作品賞析

〈紅源〉是旅美藝術家洪素珍首次在家鄉高美館舉辦的「洪就是紅:洪素珍個展」中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源自洪素珍2013年在竹圍工作室創作〈紅角落〉。兩件作品的媒材都是縫紉用的紅色線軸,裝置的方式都是先將所有的線軸等距的排放在展場地面,然後從每個線軸裡牽引出一條細線,最後把所有的線都朝同一方向往上拉,集結、固定在展覽廳至高處的一角。
洪素珍創作時會將作品融入特定場域中,將空間裝置納為作品形式,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洪素珍為高美館挑高的展示廳量身創作的〈紅源〉,即有別於〈紅角落〉將369條線最後會合成一條粗紅線掛在畫廊挑高屋頂的天花板一角。〈紅源〉是把1292條紅線朝同一方向往上斜拉,最後一起歸結到牆角至高處的一個點。觀眾如果是站在地面往上看的話,會覺得屋角的點是萬眾歸一的終點;但是當觀眾的視線是由屋角的至高點往下移動的話,卻會覺得這個點是萬物起源的點。
觀眾在迴環往復這些紅線間,將察覺這千百條紅線是來,也是去。這些紅線彷若是載著旅居海外多年的洪素珍往返海內外的各條航線,紅線集結的點是她的故鄉的象徵。高雄是她的歸處,也是她出發的點。洪素珍巧妙地運用這間展場的挑高空間和縫紉用的紅色線軸的象徵意涵,為原本極簡的作品增添了各種詮釋的可能。
〈紅源〉的藝術語彙簡潔而高雅,是洪素珍化繁為簡,將創作理念精煉化的一貫風格。然而看似極簡的作品,卻因為裝置在地面的線軸的顏色鮮艷及數量逾千,即使線軸的體積不大,卻能夠為觀眾帶來數大之美的視覺震撼。線軸的顏色是最能引發亞洲人的情感的紅色,讓原本飄渺似無的千百條個別軸線,當它們從展場四面八方逐漸聚攏到展場高處的一點時,紅線開始有了連結和傳達的力量。這件作品沒有深奧的語彙與抽象的符碼,只要掌握紅線這項重複出現,貫穿她所有作品的主旋律,就能解讀作品豐富的意涵與耐人尋味的雋永。(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張純櫻)

藝術家小傳

洪素珍(1949-)
出生於台灣高雄,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後移居美國舊金山,1977年進入舊金山藝術學院攝影系就讀,就此一頭栽進藝術的世界,不過她很快就發現攝影並不能滿足她對藝術的探索與對「時間」概念的興趣,轉而申請電影研究所,但進入電影研究所之後,洪素珍也沒有使用「電影」這個媒介,而是開始探索「空間」、「光」、「觀眾參與」等議題,在她往後的創作中,都可以見到這些元素。
在台灣長大後長年旅居國外的生活經歷,也時常被洪素珍放進作品之中,利用擅長的多媒體裝置創作探討多元文化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她在多重文化交疊下複雜的身分認同問題。洪素珍從1980年代起開始使用錄像創作,這對當時的台灣可說是相當前衛,但她的作品卻保留著一種東方色彩,「紅色」一直是她的作品中象徵性的存在,有時代表著一種吉祥喜慶以及甜蜜快樂的回憶,有時又轉化為血緣的線,娓娓訴說出她對故鄉土地的思念。(撰文 | 鄭皓勻)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