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黃進河/Huang Chin Ho
太平街仔/Taiping Street
油畫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130x130cm
1991
No.
05377
作品賞析
黃進河作品〈太平街仔〉帶我們進入90年代的臺灣社會現場。臺灣在20世纪90年代經歷了經濟起飛和社會變革,隨著經濟蓬勃發展,也伴隨著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挑戰。黃進河觀察到此時期臺灣瀰漫著物慾橫流的空虛感,藝術家擷取房地產廣告林立的街角以及兩男一女(牛肉場女人),描繪出繁榮底下人性空洞的內在—繁華之虛無。
整張畫面前景非常巨大,兩女一男塞滿了畫面,近距離向觀者逼近,張嘴的男子以藍黑色描繪,仰著頭像被探照燈擷取下那毫無血色與靈魂的存在感,只剩皮囊的男人閉眼張嘴的微妙神情是耽溺在慾望裡的短暫救贖?或者是無間的沈淪?耐人尋味。兩個牛肉場女人,臉部五官不對稱也不協調的互相對看,剛硬的線條結構出盤算的眼神與扭曲的臉孔,充氣飽脹的身體,充塞的是人性邪氣,看起來像是被慾念吞噬至冷血如機器的「機體人」,外顯於俗艷的膚色以及生硬的肉感,是界於人與非人的肉體結構描繪,如黃進河曾自述:「我的作品核心表現著我對生命深層的感受,慾海無邊,幻滅無常且無奈…生命是佛魔胴體,永無止境地交戰至毀滅,肉身如草蟲的來去….。」天空上空飄的氣球像是裹著美麗色素的糖衣,散布在空間中,引誘著人追逐那份甜蜜,沿著街邊道路風景,指引人的是無數房地產廣告,臺灣在90年代翻騰的經濟成長,鼓動著無數人集體意識,慾望追逐成為生命的指南針。
此作是黃進河90年代從紐約返回臺灣的重要作品,其使用普普藝術的概念,根據創作主題,以繪畫方式將社會環境中所見的日常圖像重新解構和重组,產生出新的意義,以探索和反映當代社會議題。大學讀的是歷史,史觀讓黃進河有著強烈的思辯能力,做為視覺藝術創作者,臺灣這塊土地所呈現的一波又一波像潮流一樣的生猛張力,往往是潛藏於宗教儀式或者民俗技藝,他擅用圖像針貶當代社會現象,敘述人在靈性與物慾間,神聖與墮落間,靈魂與肉體間無限變動輪迴。(撰文|魏瑛慧 獨立策展人)
藝術家小傳
出生於嘉義,1985年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1980年代之創作以抽象及具象表現風格為主。1989年赴紐約遊歷3個月,受到美國普普藝術精神影響,同時也在經歷美國文化的衝擊後,意識到個人創作與臺灣在地文化母體的緊密關聯,故毅然返臺重新尋找藝術養分。1990年進駐臺中鐵道倉庫15號,成為臺灣第一位進駐鐵道倉庫創作的藝術家,並自此開啟其藝術創作的嶄新境界,之後又曾先後搬遷至臺中鐵道倉庫25號、烏日鐵道倉庫5號。黃進河於其鐵道倉庫工作室完成多件重要代表性作品,並舉辦多次個展。曾於1995年參展「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並曾參與國內外多項重要聯展。作品獲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機構典藏。
黃進河的歷史專業背景,使其作品表現了強烈的社會批判性。創作靈感來自臺灣在地次文化的啟迪,如布袋戲佈景、電子花車、喜喪儀式、牛肉場、商業建築廣告看板、檳榔西施、道教符咒、糊紙等。以超巨大的尺幅,召喚存在於民間駁雜的宗教、習俗及傳統記憶。基於對社會價值及環境變異的觀察,呈現當代人潛意識下的感官迷亂,藉由充塞擁擠的巨幅畫面、膨脹臃腫的人物造形、金光美學的色彩表現,呈現光怪陸離的物慾意象、誇張的民俗符碼及荒誕的文化異象,以此反映臺灣艷俗文化的生猛力道,批判現代社會縱慾過度的虛腫與虛無,同時也讓觀者對浮華生活中混淆的價值體系進行質疑與反思。重要作品如〈接引到西方〉(1991)、〈火〉(1992)、〈風調雨順〉(1993)、《寶島系列》(1993)、〈毒〉(1994-1998)等。(整理|陳美智)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