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
Cast/Cast
綜合媒材
娃娃、行李箱、錄像(彩色、有聲)/Doll, suitcase and video projection (color, sound)
58.4x49.5x69cm
1996
No.
05157
作品賞析
1957年生於紐約的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作品往往藉由虛實交錯的影音介面,結合錄像、聲音、雕塑、裝置、行為等媒材,融入幽默又譏諷的意涵,延伸至對人、心理、社會及科技相互關係的思考。他是美國錄像藝術先鋒之一,曾參展第九屆和第十屆卡塞爾文獻展,以及紐約現代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龐畢度中心、科隆路德維西博物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丹麥ARoS美術館、羅馬當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展覽,備受國際藝壇矚目。
奧斯勒慣以錄像投影結合物件及空間裝置,營造現成物、人偶、形體與聲音彼此交織情境,進而投射出人物的心理情緒,展現多維度空間下的影像魅力。自1990年起,他與表演者萊波爾德(Tracy Leipold)合作創造人物的人格型態,進行手提箱系列作品。手提箱作品如〈Cast〉(1996),將手工縫製人偶置放於行李箱中,讓原本無生命狀態的物件,透過投影人偶之感官表情及喃喃自語的情境氛圍,以輕鬆詼諧形式、象徵暗喻手法,形塑作品中角色心理面向及戲劇性反饋,傳遞深刻情感的主題與思維。(撰文│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雙年展)創辦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 陳永賢)
藝術家小傳
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 1957-)出生於美國紐約曼哈頓(Manhattan, New York),自小受父母薰陶而對文藝創作產生興趣,1979年獲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文學士學位。大學時期約翰‧曼德爾教授(John Mandell)有關觀念藝術的教導,啟發他在素描、繪畫之外,嘗試將創作與日常生活中的電視媒介及戲劇表演連結思考。1980年代回到東岸,於紐約設立工作室,現居住及工作於紐約。
奧斯勒為美國錄像藝術先鋒,作品結合錄像、雕塑、繪畫、裝置、行為藝術等多重媒介,將影像自二維空間中解放,實驗虛實交錯的介面,創造獨特且變異的三度空間,並以幽默、諷刺、夢幻的手法探索人性與大眾媒介科技之間的關係。常以人類頭像為主題,投影於物件而轉換為有趣的裝置,如布娃娃、日常用品、白色物體等,甚至擴及戶外空間如水面、樹木、煙霧、建築等。其面部錄像投影作品,彷彿活生生的雕塑個體,會喃喃細語、吶喊、抽搐、驚恐地注視或與觀眾互動,創造出宛如劇場或幻境的氛圍。奧斯勒以大眾媒體作為靈感發想,在多媒體、影音及詩文之間,發展出模擬人類心理的錄像雕塑與裝置,引領觀者探索個體心靈、大眾文化與現代科技之間的關係,同時研究新媒體對於人類意識的影響。
奧斯勒曾在眾多國際知名機構展出,如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洛杉磯當代美術館、法國龐畢度中心、德國科隆路德維西博物館、卡塞爾文件展、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澳洲新舊藝術博物館、義大利羅馬當代美術館等。作品可見於多處國際公營及私人收藏。(整理│陳美智)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