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許淵富/Hsu Yuan-fu
自拍像 ( 一 )/Self-portrait (I)
攝影
照片/Photographic paper
16.8x12.5cm
1962
No.
3178
藝術家小傳
1932年出生於台南市草鞋街。小學四年級時,哥哥在黑漆漆的房間裡放大照片,並要許淵富幫忙攪動定影盤裡的相紙,當時的許淵富即覺得這洗相片的過程饒富興味;而他第一次按下相機快門則是替哥哥和嫂嫂合拍的照片,那時快門撳動的清脆聲響,至今仍盤桓其耳際。 十九歲開始教書,當時月薪僅一百一十塊,扣掉基本生活所需,已所剩無幾;但他和家人省吃簡用,仍計畫要買一台屬於自己的相機。1955年,以一年的薪水購得生平第一台相機(YASHICA-A),之後,運用攝影比賽累積的獎金和舊相機三度更換新相機,以琢磨攝影技巧。 許淵富在六O年代的作品,以紀錄寫實及造型、人像為主。由於他在美工、構圖上的鑽研,使得他有許多照片帶有濃厚的設計及裝飾性,在當時頗為新鮮、突出。當時的許淵富積極參加各種國內外攝影比賽,積存了旺盛的創作閱歷,獲獎不計其數。包括1963年「Nippon Camera」全年成績年度獎第五名及「Photo Art」年度獎第七名,1964年「Photo Art」年度獎第四名,1965年的「台北沙龍」年度獎,1968年「Nippon Camera」彩色幻燈片組年度獎等榮譽。 從事攝影四十年來,不論黑白或彩色,寫實或唯美,心象風景或一般風景,人像或速拍,黑白暗房作業及暗房技法,甚至商業商業,許淵富都去涉獵去嘗試;他認為「身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其攝影領域不應僅侷限於某一個範疇。」 影藝評論家張照堂曾為文評析:「許淵富在他的年代猶如一位紀錄片、實驗片與廣告片的靜照工作者。他在三者之間遊刃自如,屢寫佳績。六O年代是他的創作高峰期,七O年代之後漸轉向攝影教學與學術行政上,他仍拍照,影像由黑白變彩色,內容由人轉向靜物與風景,不再是當年的質樸犀利,而變得迷離與浪漫。」張照堂的觀察敏銳、評析中肯,雖然直接,但對於許淵富豐富多元的攝影領域和經歷,卻是相當清朗的註寫。 許淵富從事教職及攝影均逾半世紀。1961年在台南與友人自組「無名攝影俱樂部」、1972年成立「點點攝影俱樂部」,對南部攝影風氣的開發與推廣,有積極的貢獻。曾任教台南家專、東方工專等校教授攝影設計,並出任多處攝影團體的指導和評審;現任中國攝影學會學術主任委員、榮銜審議委員,台南美術研究會評議員,台南點點攝影俱樂部永久顧問,高苑技術學院建築攝影兼任教授,長榮管理學院商業攝影兼任教授。(吳慧芳整理)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