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黃朝謨-遠眺玉山

  • 黃朝謨/Hwang Chao-Mo
  • 遠眺玉山/A Distant View of Yushan
  • 油畫
  •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 95x162cm
  • 1999
  • No. 05143

作品賞析

自然之光色風彩,大地山川之起伏跌宕,自然是吸引人為之親近嚮往之境。畫家畫風景,自然是來自大自然所激起的諸多眼與心的感動與想像。畫家畫風景,不僅僅是旅行的遊歷紀錄,更是對腳下這塊土地所描繪出的視-心境和關懷,當然也表現出其藝術的修持與視野。
黃朝謨老師的風景畫作給人的最深刻的視覺撼動是,其獨特的視野結構和淨明形色所交織出的澄明視-心境,而這兩者正是建構其澄明清新且獨樹一格的風景繪畫的重要條件之一。觀看黃朝謨老師創作的〈遠眺玉山〉和〈慈母亭〉兩件風景繪畫作品,前者的視角由下往上遠眺,後者則以俯覽的視野來結構山景空間,在磅薄氣勢中隱顯著沉穩靜謐而內斂溫潤的氣質,此為綜觀兩件作品的第一時間視覺感動。再細探其中,我們可從繪畫的各種條件來認識黃朝謨老師的繪畫創作,〈遠眺玉山〉和〈慈母亭〉兩作,皆是黃老師與畫友們出遊太魯閣和玉山時,在現場寫生後回到畫室再創作的油畫作品,寫生工作做為觀察、認識、感受風景最重要的臨場體會,這涉及了當下與之後對於風景構成的佈署和氛圍的擬定,而將寫生手稿轉移放大到畫布時,則是進入繪畫空間構成結構的關鍵,畫面的態勢在此決定,畫家個人對風景境界的視野也在此盡顯。
〈慈母亭〉以X形構圖來切分畫面,將兩旁山巒中景與遠山空間給拉開,也藉由山谷溪流切拉出近景,直接且明快的將主題聚焦於微偏左中間位置,結構出險奇又不失安穩、開闊的重構風景。〈遠眺玉山〉則以仰望視角來架構前、中、後山巒層層重疊的關係,「之」字形的構圖隱匿在山稜線交錯之間,營造出寬廣深遠的空間氣勢,將觀看視線引領而上至玉山主峰。兩處風景的山嵐氤氳之氣是由變化豐富且細膩的綠色層次砌疊顯現,從偏暖層的綠色調性,再隨著空間距離逐漸帶往冷寒綠色調,在明度調子的細緻變化中又不失彩度的維繫,在在看出黃朝謨老師深厚的繪畫修持,尤其是「綠」這一顏色的運用與操控可謂獨絕。同時,綠色層的變化狀態也藉由筆觸大小的運動和線條造形來塑造山的量體、起伏和稜線走勢等,也透過點線虛實疏密,去串接暗示景物之間的重疊來構築出空間關係,最後,則以更精準銳利的眼界,調度形色的前後秩序和視覺的鬆緊關係,如亮麗隱身促立在萬綠叢山澗中的〈慈母亭〉,在深遂沉穩的畫面中展現動人的節奏和精彩的風景視界。(撰文│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黃志偉)

藝術家小傳

黃朝謨(1939-)出生於屏東東港,1967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油畫組畢業,197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組畢業,曾旅居比利時多年,是戰後東港較為早期的留洋全方位藝術家,於1988年返台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並兼任系主任,同年受文建會聘請主持黃土水〈釋迦出山〉像原模修護工作,及擔任「奇美藝術人才培訓計畫」評審等,當時其藝術專業度已受肯定。  
自小深受外祖父從事書畫工藝影響,潛移默化之下黃氏對書法與繪畫產生極大的興趣,尤其是書法,成為其日後創作的重要元素。大學時期所積累的解剖學和素描之素養,黃氏持續透過觀摩與苦心自學,轉化成雕塑製作,甚至是教學,可見其天賦所在與觸類旁通之能力。於比利時留學時希望增進雕塑專業之不足,便轉入雕塑組將雕塑重新學習,但同時也不忘每日的書法與繪畫練習,乃至於之後將文人畫傳統「以書入畫」再詮釋,出現寫生風格的彩墨創作(1977~1987),其畫境帶有文人畫的蕭條淡泊之感,於1979年黃氏的彩墨畫獲頒「紅寶石獎章」的榮譽肯定。
返國後1988年於文化大學任教並兼任美術系系主任期間,雖僅短短一年後又即返比利時,黃氏與國內相關藝文政府單位與機構皆有積極的接觸與合作,擴大了與臺灣藝文界的人脈關係,為日後推動台、比之間的交流奠定根基。自1990年起,黃氏常在國內舉辦個展,此時期的油畫作品仍延續融會東西之特質,而其作品題材多傾向風景畫,並且常呈現寬闊遼遠的景象,即其最為人知曉的「廣闊風景」風格。約在1990年代後期~2000年代初期,曾出現不少以油性簽字筆或鉛筆寫生之後再上彩的水彩畫。
透過時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才郎先生的引介,與林天瑞、王國禎、林勝雄、林加言等高雄地區畫家結識,經常互相觀摩切磋及相邀出外寫生,並曾於1999、2001及2006年舉辦共三次的「高雄五人展」。期間黃氏受同儕影響下,對自身的繪畫創作進行沉澱與盤整,在繪畫思維上更趨成熟,故此美術團體的參與對其繪畫藝術生涯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整理|賴逸芸)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