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高媛(高淑媛)/Gao Yuan
十二個月亮/Twelve Moons
攝影
數位攝影/Digital print
40 × 45cm×12
2009
No.
3934
作品賞析
圓月,給人圓滿柔美的幸福感;當面對十二個月亮並置,彷如擁有了一整年(十二個月)的滿懷喜樂。以母與子置中的肖像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洋繪畫中的聖母聖子圖;的確,這正是攝影家高媛最初創作的靈感來源。一趟義大利之旅,她造訪了大大小小的教堂,並虔誠祈求得子。當時教堂中最吸引她的是各式有關聖母聖子的畫像,一來當時由於對生子的強烈渴望,使其特別注意有關母子的題材,二來出自於身為藝術家的本能,構圖畫面中獨特的美感強烈震撼其心。因此在離開歐洲之後,雖然仍舊無法如願成為母親,但腦海中慢慢地醞釀了《十二個月亮》的創作思考,直到2009年終於完成作品。
1958年生於高雄鳳山的藝術家高媛,1986年赴日留學,日本大學藝術研究所摄影系畢業, 1996年移居美國纽约,二年後取得纽约電影學院之學位;在歐美攝影藝術界屢創佳績,近年則於紐約和大陸之間創作。早期以人體攝影驚豔藝術界,後來的創作中亦以「人」為關注焦點,從人的外在顯現的表情性格,逐步探視至其內心,並延伸至社會身份及文化現象等議題。捕捉人的表象不只屬於審美之層次,同時還包括了背後的身份表徵及與外在環境之多方關連。多年來她總是勇於挑戰新環境,遊走於東西文化之間,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細膩的情感,使其創作中潛藏的「故事性」特別能觸動人心。榮獲第八屆「立陶宛考納斯國際織品藝術雙年展」藝術首獎的《十二個月亮》作品,絕不只是「東方版」的聖母聖子圖而已,兼具美感與多重的意涵,需要細心地斟酌品味始得體會其真意。
《十二個月亮》中的十二對母子來自中國的十二個不同省份,跟隨著為建設新中國而暫至都市(北京)工作的勞工丈夫,共同在社會底層艱辛地生活。高樓夾縫間的群體棲身處所生活條件差。高媛經過實地造訪與多次溝通後,特意選擇多位3到8個月的小孩,取其快速成長的特性以影射城市變異之迅速,並請其母親挑選自己最滿意的衣服入鏡。由於大陸施行一胎化政策,每個獨生子女在家中都因而倍受寵溺,然出了社會後面對的又是另一番激烈競爭,交雜著複雜難解的政治與經濟等問題。高媛在凸顯母與子的角色時,同時也希望喚起大眾對於其處境之關注。另外,她將十二個小孩的身上分別以數位方式「置入」了十二生肖的紋身效果,以中國傳統的方式,象徵性為他們「標示」了未來的不同命運。背景分別由中國之新舊樣貌合成而成,呈現經濟快速成長下的負面影響;引人將時空從現在拉到過往,從都市拉到鄉間,從四面八方不同角度著眼,藉由真實的場景映射出值得反思的各種線索。
系列作品大體看來格式一致平穩圓滿,但統一中充滿變化。來自中國各偏遠地區的母親,文化語言等背景互異,因此在性格、體型與衣著上各異其趣。有豪爽自信者;亦有羞澀低調者。服裝上有輕鬆隨性者;也有充滿地方色彩的服飾。雖然礙於經濟條件不佳,不可能出現華服盛裝的景象,但髮型、衣飾與神情亦帶給此作豐富的意象。裸身的幼兒共有六男六女,有活潑好動者,也有溫順乖巧者,或站或坐,十二生肖的虛擬「紋身」即是由藝術家依據其個性加以選擇而安置。背景亦囊括各種天色氣候,從晴朗無雲到烏雲密佈,從鵝黃清澄到瑰麗日出;分置左右的遠景則融合了都市建設中的高樓、高壓電塔、高速鐵路等,和落後荒涼的鄉間形成強烈對比;另也有一些特定的建築如圓明園、天安門等,暗示某些政治或歷史的事件,擴大了橫跨時空的張力。
十五世紀左右文藝復興的聖母聖子聖像圖,在此被藝術家重新轉換成現代版的新中國母子像,並賦予了當代藝術的新意。高媛說,她在創作的過程中逐漸發現,現在的中國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似乎在文化上存在著一些相似的問題,例如文化斷層及財富分配不均等等。西方古典繪畫以圓代表宇宙的無垠無限,神聖不可褻瀆;不過高媛想在其作品帶入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概念,暗示在母與子之外圍繞的仍是父系社會的重重框架,有著諸多的教條、規則,但也同時代表了責任與信賴。東西文化之間的觀察與比較,一直深深吸引高媛並反應在其創作之中;成長於台灣的高媛,看到了西方教堂之於東方廟宇的諸多相通之處,聖殿中充滿屬於各自文化的神話人物,以各自的神學與美學脈絡建構至高無上的神聖感,滿足信徒願望並撫慰其心靈。東西文化的特色,吸引高媛跨越地域疆界尋求創作題材,作品中自然映照東西文化微妙之異與同。
在創作過程中,高媛花了不少時間慢慢取得這些母親們的信任,讓她們從懷疑與充滿戒心,逐漸願意充份配合。為求拍攝效果,每對皆至少拍攝百張以上,再慢慢篩選及後製處理,無形之中也與之培養出感情。母子間的孺慕之情讓其內心澎湃不已;另外,能與幼兒們直接互動,並將其影像永留畫面中成為作品,讓高媛原存在內心深處沒有孩子的缺憾,獲得了難以言喻的滿足。
藝術家欣喜於藉創作而「擁有」了十二個小孩;據說有同樣期待得子的人買下她創作,並於不久後成功受孕,因而認為是作品帶來好運。畫作前的您,請不妨仔細琢磨每張作品,看看最能觸動您的到底是什麼?
(文/陳秀薇 藝術認證48期)
藝術家小傳
出生於臺灣臺北,高中時代一部父親給與傻瓜相機,讓高媛獲得2次攝影比賽第一名,也開啟了日後專事攝影創作之契機。1991年畢業於日本藝術大學攝影系而後1996年移居美國紐約,於1998年畢業於紐約電影學院。高媛初自日本學成歸國,曾有一小段時間從事商業攝影,然尤對藝術創作戀戀不忘,以女性的視角觀看女性身體完成的女體系列,便呈顯了人體攝影的新觀念,因而受到藝術界的肯定與大眾傳媒的關注,觸動了此類作品風格的延展。1993年在臺北敦南誠品畫廊推出的《紋身紀事》攝影展,則是表達男性裸體和紋身的主題,帶給了觀者更強烈的視覺震撼。及至經歷多次國際競賽的獎項,2011年以十二位母親與她們孩子肖像為母題的一系列攝影作品《十二個月亮》,獲第8屆「立陶宛考納斯國際織品藝術雙年展」藝術首獎的殊榮,登躍國際藝壇。至今除了固定每年都有數場國際邀展外,也經年往返於各國舉辦展覽,遍及美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瑞典、比利時、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地。其中重要展覽包括:2006年參加曼哈頓文化中心(Lower Manhattan Cultural Council,LMCC)的「歷史性的女性藝術家聯展」、2007年參加「AIPAD紐約國際攝影博覽會」、2011年在澳大利亞與法國參加「中澳女藝術系列5群展」和「Art Latitude中法藝術家交流展」、2012年在紐約蘇活攝影畫廊(SOHO PHOTO)舉行的「Un(Re)Marked」個展等。(撰文/鄭雯仙)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