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蔡士弘/Tsai Shih-hung
餐桌上的野餐/Picnic on the Table
壓克力畫
壓克力、炭、畫布/Acrylic and charcoal on canvas
100×100cm
2013
No.
4591
作品賞析
我用一種仿電腦繪圖的「手繪」方式,創造如史詩場面般幻想國度場景,藝術家始終以繪畫的方式去展現數位技術與物件圖像複製間的關係,以抗衡現時新媒體藝術的冰冷溫度。以繪畫手感與感性試圖去收納符號系統,並將之編排在構圖的裡裡外外,在規範化的圖騰下勾勒細微的不同。藉由高空的視點去虛構一個華麗、且天地並置的場景,以繪畫側寫年輕世代在數位時代與虛擬題材如同電玩互相攻克的世界觀。〈洗腦逃亡路線〉為亮晶晶不革命軍的階段性總結,獲2012台北獎入選。〈餐桌上的野餐〉則出自那兒風光明媚系列作品,獲選2013台北藝博MIT新人獎。(作者自述)
藝術家小傳
新生代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碩士,繪畫風格以擷取不同形式影像佈署在平面畫布上為主,素材包括攝影、電影、動漫,充滿個人感知的獨特敘事性畫面。2012年以《亮晶晶不革命軍》、《王子5號》、《蝴蝶與烏雲》等作榮獲「高雄獎」首獎榮譽;蔡士弘2012表示其創作理念反映簡單的「偽數位」Ctrl+C,Ctrl+V的複製模式與困難的手工複製之間的交錯意義,藉由手工的機制,看似一樣的元素發現生理的韻律,但其實是微異可疑的,讓複製變得困難而有機。媒體的各種災難事件,與現實故事的交錯,意義上是缺乏的造成視覺上的落差,積極的無聊到某種深度,甚至於疲乏的忘我,…至此觀照人的精神性。得獎紀錄還包括「全國油畫展」、「國軍文藝金像獎」、「屏東縣美展」、「全省美展」、「桃園創作獎」、「臺北新人獎」、「臺北獎」、「臺南新藝獎」等,可說是國內公辦大型競賽的常勝軍。2013年榮獲文化部《Art Taipei MIT 新人特區》獎、2014年舉辦「The One」個展發表新作,系列作品概念源自羅馬史詩《變形記》(Metamorphoses),展演一場視覺幻見的奇觀,隱喻影像時代的誘惑宿命。(撰文/鄭雯仙)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