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李俊賢_高雄意識

  • 李俊賢/Lee Jiun-shyan
  • 高雄意識/Kaohsiung Consciousness
  • 綜合媒材
  • 壓克力顏料、碎石、畫布
  • 188 x 235 cm
  • 2000、2017
  • No. 05113

作品賞析

約略在1990年代末開始,台灣美術發展脈絡中,出現了以北、高兩市為主的「南北對抗」現象,那源自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台灣南北不均衡,讓長期在南台灣同為直轄市、執地域之牛耳的高雄,在解嚴後思想勃發、民主大開、本土論述愈發成熟,加上千禧年首次政黨輪替的總體環境催化下,成為另一個「對抗」台北的「中心」。
作為一個勞工城市、港埠之都,高雄的藝術發展出了一種與台北完全不同的藝術調性,其中「高雄黑畫」、「土地辯證」、「黑手打狗」、貨櫃藝術節、鋼雕藝術節等等與社會基層勞工身份、屬性相結合的藝術論述,成為了當時台灣主流美術之外的另一個屬於「南方」的風格。而這一切的核心組織,無論是早年的「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抑或是後來的高雄市立美術館,李俊賢都是至關重要的人物。這是閱讀李俊賢畫作〈高雄意識〉的背景鋪陳,也是有效的關鍵環境因素。
在這幅畫中,除了高超繪畫技巧所建構的基本城市形象外,兩坨巨大的「合字」漂浮在城市的上空,寫著「漂ノ」(瀟灑)、「ㄔㄨㄚ」(欻),以及均勻分布他處的「頌」(爽)、「雖」(倒楣)和與高雄90年代社會環境相關的「UZ」(鬱卒/烏茲),這些用台語語音視覺化的方式直接表達在畫面上的做法,頗接地氣。在技法上,李俊賢從紐約時期的新表現技法延伸,透過棒球揮棒或投球相關的肢體運動,發展成他獨有的 「HUE」(甩)、噴、「ㄔㄨㄚ」(欻/戳)等極具個人特色的藝術語言,用以表達某種內心的激越和情懷。而整個畫面中既繽紛又濃烈的色彩,是南台灣烈燄赤陽的視覺特色,也與常民文化的信仰和民間美術之間,有著富含人類本能的內在聯繫與呼應。整幅畫予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印象,不但是畫,似乎還能在那些合字中聽見聲音,乾脆、豪邁、瀟灑、放浪不羈,猶如外界對南部人的氣口(氣味)的印象一般,有血性,阿莎力。2017年,李俊賢將此作略加增補潤修,他以當時期常用的細碎筆觸,使海港水波的搖曳和天光的映照愈發具體,也讓天邊的雲彩呈現得更加多變和詭譎。橫跨17年的畫作,是李俊賢看著高雄蛻變的內心註腳,也是他自己的藝術軌跡。(撰文|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副教授兼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藝術家小傳

李俊賢(1957-2019)出生於台南麻豆,童年遷居、成長於高雄,197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6年赴美就讀紐約市立大學藝術研究所,1989年返台後,曾出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2004-2008)。適逢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政治解嚴,李氏在1970-1990年代間曾參與朱沉冬所領導的救國團寫生隊,籌組午馬畫會(1979)、南部藝術家聯盟(1979)、夔藝術(1982)、高雄市現代畫學會(1987),1985年與畫友共同創辦《藝術界》雜誌、1991年將《高雄現代畫學會會訊》擴增為對外刊物、1994年創刊《南方藝術》(1996年結束),這些藝文雜誌儼然成為彼時高雄重要的發聲場域。李氏曾發表眾多藝術評論,包含對海外歸國藝術家、年輕創作者的評述,以及〈高雄黑畫〉(1991)等關乎南方文化主體性的文章,從工業城市生成「黑」的地方性、相對北部為文化中心的邊陲性格,界定出草莽、直接的批判性南方精神,為建構南方文化論述提供基礎。
在藝術創作上,李俊賢因早年服役於北斗,從漫步田野的經驗中逐漸孕生對土地的關懷,1982年返回高雄執教後,常以當時蓬勃發展的重工業景貌為題材,運用清晰、穩定的線條,描繪具速度感、冷冽感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工業風景。1990年代初期與陳水財、倪再沁、蘇志徹開啟「台灣計畫」,結合田野調查、地域地理歷史研究、視覺藝術創作為方法,從直接面對本土表層的「形」、「色」、「質」、「空間」、「結構」乃至深層的地理人文因素,試圖超脫本土化與現代化因循的概念和符號,尋回台灣人的自主本位。2010年,與李俊陽在橋頭成立「新台灣壁畫隊」,開始進入社區創作,展現出南方風景觀從寫生到精神地理學再至社會參與的遞延,於此同時,李氏也逐漸以台語讀音轉化而成的文字,結合潑、甩的狂放筆觸,形塑出以地域關懷為基礎的「台」畫風。(撰文|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