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黃心健/Hsin-chien Huang
被出口的城市/Exported City
綜合媒材
數位版畫、相紙/Digital print
84.7 × 169.3cm
2004
No.
3946
作品賞析
藝術家截取台灣在地的幾個常見的物件與景象:大同電扇、漁港燈塔、以及頂樓加蓋佈滿鐵皮的陳舊公寓去遙想藝術家旅居國外前熟悉的生活。而這些記憶中常在的物件符號於作者闊別台灣13年後,已不復再見。世界的自由貿易鏈轉變的不只是經濟的輸入與輸出,而是文化上的新陳代謝。在汰舊換新中,記憶中的景象今日已成為無法再確認的記憶缺口。(撰文/王咏琳)
藝術家小傳
專職科技藝術家,臺灣新媒體領域重要先行者,目前任政治大學副教授,致力於新媒體藝術的教育與出版,著有《象形迷宮》、《科技蜃樓》;大學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奠定科學技術根基,赴美重新學習設計,先後在Pasadena Art Center College 藝術學院與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設計學院深造。畢業後獲得美國新媒體競賽「New Voices, New Visions」首獎,並與新媒體藝術家Laurie Anderson合作她的首張互動光碟《Puppet Motel》;工作歷經矽谷研究員、美國西岸電玩業的藝術總監,曾在微軟創始者Paul Gardner Allen的研究公司「Interval Research」研發互動與音樂創新應用。2001年回到臺灣,成立「故事巢」,也曾任文化大學駐校藝術家並擔任大學教職。作品曾於各大美術館、國際畫廊與藝術展覽、博覽會展出,如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上海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奧地利Linz OK Center,北京798藝文特區、韓國首爾Gana Art Gallery、阿根廷404國際電子藝術節、米蘭國際藝術博覽會等等;也以藝術家的身份參與,愛知博覽會「Motion Graphic for WALK by Laurie Anderson」、臺北藝術村「感官迷宮」等合作計劃,以及故宮博物院之未來博物館《平淡之味》、臺北國際花博會夢想館《共生旅程》、101世貿站公共藝術《相遇時刻》等委託製作;特別在2011年,獲得總統接見頒贈「臺灣之光系列人物」。(撰文/鄭雯仙)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