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李重重/Lee Chung-chung
春意/Spring
水墨
水墨、紙本/Ink and color on paper
67×68cm
1990
No.
3341
作品賞析
四季變化無端,年年不同,自古以來便是騷人墨客筆下不可或缺的創作題材,李重重這件《春意》以濃淡不一的寫意的墨色染畫出既像是森林一般,又可視為粗壯枝幹的視覺意象,而與畫面上方透過乾筆皴擦的線條形成距離遠近的相互襯托。洋紅點染塗抹變佈畫面的絕大部分,固然難明所指花卉,還是可讓觀者輕易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景緻,從而心生「一萼半含春意密,數苞未破胭脂粒。斜枝倒浸碧池深,羅衣暗惹香風濕。」的詩意體會。如是半帶具象的抽象表現形式,在李重重的作品中經常得見,也成為其創作之鮮明特色。(撰文/張禮豪)
藝術家小傳
一九四七年隨雙親來台定居南台灣海邊(七股布袋),早年受國畫家父親李金玉的薰陶和教導,孕育了對大自然的無限情懷,也給予了未來從事藝術創作的契機和啟導。一九五五年中學之時在嘉義東石中學受吳添敏老師及台南縣佳里北門中學崔德禮校長、施金池校長重視美育教導啟發,當時許多同學走向藝術創作之路。 一九六一年進入政戰學校美術系求學,當時醉心後期印象主義的野獸派畫家的色彩與造型,另一方中國水墨畫的筆墨韻味所吸引,深情地追索藝術創作三十年,如果以繪畫風格的變化分析我的作品,大約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探索時期(一九六○~七六):以油畫版畫來紀錄周邊的事務,以水墨來探求新技法,遂是決心選擇水墨畫作為創作的重點方向。 二、蛻變時期(一九七七~八四):遠赴歐洲受美術館和畫廊之感動衝擊,體認現代理念和內涵的重要,於是在水墨和彩墨之間不斷研練,然後加上草書的點、線和西畫的面相互結合,建立了此期的自我風貌。 三、墨韻時期(一九八五~九○):突破傳統山水技法,加重墨色與色彩溶合,並在大塊面的渲染中譜上活潑的線條,以追求豐富的墨韻和意境。 四、多元時期(一九九○)以後:從視野的禮讚自然,擴展到關懷人群,並在多元的探索中,感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心景』的架構內涵,再以抽象兼具象的形態,表現強烈的心象吶喊期引起觀賞者的同步聯想。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