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陶亞倫/Tao Ya-lun
鬆口氣/A Sigh of Relief
綜合媒材
感應器、機械馬達、布、鐵、木/Sensor, motor, fabric, iron, and wood
245×135×32cm
1998
No.
3850
作品賞析
如牛肚般的布下,隱藏著一具旋轉的機械鐵架,布緊貼著鐵架。當觀眾進入此空間時,身體觸動了感應裝置,啟動作品內如肋骨般的機械裝置,由上而下緩速起伏且循環不絕。作品外表呈現有如內臟般的皺折肌理,加上機械肋骨緩緩由布下輕劃而過的動作,使觀者產生一種來自於本能的快感,它似乎正輕拂著觀者的身體,也驅使觀者的肺臟與它一同起伏,讓觀者感受輕鬆與自在。令觀者驚奇的是其下緣部分,會隨著布的張力而開合,隱約的喚起了性的本能活動,這樣的意外彷彿得自於天啟。它著實的攀附在牆壁上,緩緩的活動著它的肺部,如同倒掛捲縮的蝙蝠,徐徐的吐著氣息。(作者自述)
藝術家小傳
1966年生於台灣台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99年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前身)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之後,便專心投入教職的行列與堅持藝術創作的志業,2007起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至今、也擔任各大藝術獎項、公共藝術評審委員,以及參與美術館典藏審議的工作。1997年至2011年間曾先後獲台北獎、台北縣政府獎;1998年獲美國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赴美參訪,及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工作室獎學金第一名、並獲美國波士頓市政府之邀,作為波士頓交換藝術家;1999年獲李仲生基金會現代繪畫創作獎,為歷屆最年輕的得獎人;1999年為美國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Headland Center for the Arts)駐村藝術家;2000年獲香港1a space 藝術空間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為1a space首位駐場藝術家;2003年為數位影像與科技藝術頗負盛名的北歐當代藝術中心( Nordic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 之駐場藝術家。國內外的展覽活動不勝其數,曾受邀個展於舊金山、香港、北歐、奧地利等地。作品並獲國內多所公立美術館、博物館典藏。陶亞倫創作領域以互動裝置、動力藝術、光動造型,以及公共藝術為專長,亦時有關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之現況作深入觀察之文章發表。(撰文/鄭雯仙)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