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梅丁衍_後內戰誌

  • 梅丁衍/Mei Dean-E
  • 後內戰誌/Post Civil War Memorandum
  • 綜合媒材
  • 紙/Digital print on paper
  • 228.5 × 149.5cm
  • 2009
  • No. 3930

作品賞析

  物質的文化符號始終是我的興趣所在;與其說是人們創造物質文明,倒不如說是人們因沉溺於物質改造而顯示其生命意義之所在。就社會學觀點,如果毀滅或忽略物質文明符號的意義,那麼社會也就不存在,於是,我從物質史學習認識自己。
當代社會的物質符號有其強烈的流行生產性格,而我關注的則是依附在台灣近代史邁脈絡下的物質符號,或可說是一種個人成長史所延伸的社會學考察。
拜網路拍賣之賜,昔日的跳蚤市場得與圖書館知識結合成一旁大的「fLea-brary」學(本人創字)。由於物質出土(清倉)在先,文獻考據追隨在後,致使過去幾近滅絕的社會集體瑣碎記憶得以逐漸還原,大開眼界,同時潛移默化,增進了歷史意識。當然,在這個歷史拼圖過程中,穿梭驚豔的盡是歷史的感慨與無奈。(作者自述)
來自大陸的中山裝、台灣五○年代純樸的木椅,仿若靜物畫一般簡潔而平靜的畫面中,透過作者使用物質的象徵寓意,隱隱透露出悠遠深長的故事。一堵牆、一件軍裝、一把木椅,看似不相干的物件,在梅丁衍悉心安排中,賦予歷史事件的隱喻。《後內戰誌》表現國共時期的歷史故事,軍國主義對照尋常百姓,外省人與台灣人的關係與衝突,經過幾十年時間的沉澱後,對台灣社會與價值觀造成極大的衝擊與變化。軍服與槍帶是權威的象徵,木椅是台灣早期民居中的座椅,懸空與落地之間的距離,是族群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撰文/李幸潔)

藝術家小傳

  一九七七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一九八五年紐約普拉特(Pratt Institute)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對藝術建立在“知性”探求的梅丁衍,小學隨何肇衢學畫,高中時又投入李石樵門下,這是他摸索的階段。從古典主義、印象派、寫實、超現實等,藉繪畫技巧之訓練,在視覺經驗中掌握到“美”的要件及形式。後加入十青版畫會,受廖修平之影響,創作開始走向觀念性、實驗性之前衛藝術風格。八○年首次個展,藉諷刺、暗喻手法批判社會衝突、矛盾亂象,而被稱為類達達的前衛藝術家。 一九八三年到紐約普拉特學院,延續在台灣之綜合媒材創作,也深入的研究達達運動的歷史資料,了解杜象的藝術理念即建立在語言的思惟辨證原理,影響了如羅森柏格(R.Rauschenberg)、瓊斯(J.Johns)及七○年代的觀念藝術。此時期體認了觀念性藝術的旨趣。八五年接觸到『禪』藝術家之思想,如布列格特(G.Brecht)、弗拉克斯團體(Fluxus),以思維取代創作,對藝術抱著隨機、隨緣的態度,迷戀於“虛無主義”。 在紐約的華人身分,他思考個人身分認同問題。而從中國近代史的“再閱讀”重新檢視自己的文化背景與在新大陸的定位問題,也重新思考『為人生而藝術』的本質,體認藝術的意義應來自社會的互動。由虛無又回歸“現世”藝術,此時,在藝術題材、媒材上,選與自己文化背景熟悉者,不管是政治性議題、宗教內涵,皆認同區域文化之存在,側重於文化政治性思考。探討著台灣、大陸、美國之社會結構與制度。 一九九一年開始關注“後現代”思潮,發現後現代理論核心源自語言學的突破,自馬克斯主義起,經由存在主義、結構主義進而到解構主義,後現代的思潮對藝術本質探討由實在論走向虛無論。 受後現代理論的影響,返回台灣時期的創作理念為“觀念.語言.社會性”。以東西文化之種種課題,反思區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之定位。『社會與政治』不顧禁忌,以虛無的辭彙,幽默、諷刺探索中國文化之背後意義。『思愁之路.錦鏽華夏』系列,以東西文化差異,思考區域文化定位。『哀敦砥悌』以儒家文化,反思東西方文化差異下,形成價值體系的斷裂。『繪畫考古學』是後現代的閱讀遊戲,回歸水墨歷史背景研究,以平面繪畫,重新審視繪畫在東西方文明發展中之統一性原由。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