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哈古(陳文生)/Haku
TEMEMAKU的老人/An Old Man of Tememaku
雕塑
樟木/Camphor wood
61 × 39.5 × 46cm
1992
No.
869
作品賞析
年紀大了,在農暇休息之餘,抽根煙,感覺沒有外在的壓力,沒有煩惱,又有忠厚的老朋友-老狗相陪,這已經是很令人滿足的生活了,夫復何
求?
創作動機:現代社會的生活太忙碌了,過去那種平淡悠閒的日子,已很難再有,藉此作品,讓每個人都能神遊或回味一下前人生活的智慧。
關鍵字:原住民、南島、原始藝術、卑南族
藝術家小傳
1943生於台東,為卑南族第69代頭目。1962年畢業於台東農工,自1985年起始鑽研雕刻,1991年於台北雄獅畫廊舉辦個展。哈古自小即喜歡勞作、美術,但因環境使然,只能在戰裡和著泥巴和水做雕塑,而學校教育也沒能幫助哈古發展他對美術的喜好。直到1985年間自報紙上得知,政府為保存原住民文化、藝術,鼓勵原住民從事藝術創作時,又重燃起他對美術的興趣,開始想做雕刻;有一次適逢台東地方美展,他刻了三件作品送去參展,先是被拒,但終被一位記者楊先生接受而請入門。自此,哈古走進了雕刻世界。 哈古未曾受學院的薰陶與訓練,但作品卻展現了厚實的寫實功力,給人質樸、簡單、生動有力的深刻印象。材質方面,他選用了樟木、櫸木或鳥心石。題材方面喜歡從真實的生活入手,作品幾乎都是立體,且具有相當的現代雕刻風格,相對於原始雕刻藝術多作平面或側面的浮雕或圖案雕刻,帶給人一種相當真實的美感展現。哈古表示,做立體,一方面比較能傳達生活中栩栩如生的真實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自己喜歡挑戰性,覺得立體雕刻難度高;而適當地將傳統文化的質素融進現代生活,則是哈古的自我要求。其大都以人物為題材,舉凡神話傳說、童年經驗、生活裡的人與事。 哈古從事木雕是為了將他們族人的日常生活忠實記錄並傳承下來,他認為這是由於身為頭目的使命感。哈古說:「我們沒有文字,所以用雕刻做作品來代表,光說理論是沒用的,我們要懂得保存生活樣貌,才能告訴下一代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什麼。」哈古想要藉著人們欣賞他的木雕的同時,也讓人記取作品背後的真實內涵。我們可以說他是一位靜靜地用雕刻刀說故事的能手,也是一名素人美術家。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