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蘇旺伸/Su Wong-shen
二支/Two
油畫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150x200cm
2011
No.
05145
作品賞析
蘇旺伸此作繪於2011年,當時他南遷至高雄明德新村已逾十年。他曾戲稱在左營的生活與世隔絕像在「練習自閉」,而此「自閉期」正是他創作生涯中最豐富多產的時期,而他的風格也日趨精煉。本作〈二支〉構圖簡單,畫如其名:背景清一色的是素雅卻又有著微妙變化的棕褐色,左右各一的兩支長長煙囪,以及正中間疊羅漢的8隻犬將畫面三等分,其中兩隻啣著往上方與右方飛飄的氣球。除此之外只畫了三兩棵樹與幾隻孤犬,其中一支犬佇立在左側的煙囪口。此作中明確的出現蘇旺伸慣用的「符號」,如樹(自然)、氣球(「企求」的諧音)、煙囪(工業文明),以及不斷串連、層疊、雜耍的類犬生物(人)等,使畫作在可視之外也變的可讀。
蘇旺伸所畫的通常都是他曾經親臨與居住的城市景觀,例如此處描繪的似乎是中都唐榮磚窯廠的磚砌煙囪;但卻並非場所之忠實再現,比較像是被扁平化、符號化的風景「基模」。缺乏地平線的構圖雖然簡單,視角卻千變萬化:鳥瞰、俯仰或平視,在同一幅畫中出現多重視點,且經常引導至大片的空場,使觀眾感受到孤立、疏離與斷裂,更連帶感受到時間的停滯、地點的不明與身體的失重與漂移。如此的手法使他的作品不但充滿了的地方色彩,也同時帶著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味道。不論他是否對外在環境進行任何的批判或表態,風景是他建構主體的手段,是他對外在世界的意識與關照,也是他的心緒展現。(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暨美術學院院長 陳貺怡)
藝術家小傳
蘇旺伸(1956-)出生於嘉義朴子,1979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職淡水國中,於淡水居住十餘年,於1999年南遷高雄至2018年,現居於臺南。蘇氏作品亦獲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館舍典藏,創作資歷與作品風格備受肯定。
蘇氏的藝術創作起始於1980年代,早年以抽象構成表現,至1988年轉為卡通畫式的童趣造型,將藝術與生活、現實結合其作品的內容,融入對社會文化密切的觀察,以一種曲折間接的方式去反映時代社會,其社會政治的現實色彩愈趨明顯,並投射了對這片土地的至深情感,逐漸走出自己的獨特語言。他的作品情趣,主要是從我們熟悉的一些日常物象出發,重複地使用村落、屋宅、庭樹、街巷、墳墓、貓狗等生活中現實物象的符號,具有親和感和易解的特性。其中常出現的貓狗形象,據稱最早是曾居住的淡水處處可見流浪貓狗的身影,其成群相爭的特性啓發他以貓狗象徵人群。在1988年貓狗的形象浮現時仍保留具象特徵,而後漸轉抽象。蘇氏曾言:「以貓和狗作為人的象徵,一開始比較明確,後來就只是動物,而不特定代表貓和狗。」而畫面中也經常出現的氣球帶有浮誇、虛而不實和吹牛的意味,煙囪則是人造紀念物的象徵。畫面視角採取俯視的方式來構設場景,並巧妙地利用迂迴蜿蜒的視覺引導和座標移轉的手法,讓觀者在他經營的畫境中移目遊覽。而其作品風格呈現以凝固沈實、氣氛靜謐懷舊,色層幽微、肌理細密,發散出濃鬱的懷鄉精神與念舊情感,是其藝術中極為重要而核心的特質。即使靈感來自現實世界,在其筆下所有的感受都幻化成象徵性的圖像符號,演繹著他的心情和感觸,奇趣不凡的姿態和謎般的畫面耐人尋味。(整理|賴逸芸)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