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洪素珍/Hung, Su-chen
眼中人/The Real Mirror
綜合媒材
單頻道錄像/Single channel video
13分57秒
2007
No.
4661
作品賞析
〈眼中人〉的名稱來自於清末民初王國維所作的詞「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我們從作品中看到的「眼中人」,正是手持攝影機,紀錄街頭人行匆匆的藝術家。眼中所見不斷的移動、變化,白雲蒼狗,人來人去,在繁華的紐約街頭,洪素珍靜觀、拍攝熙熙攘攘的人世間,也看見她自己──茫茫紅塵中的一粒微塵。這件作品的靈感和英文名稱,則是來自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的名畫〈假的鏡子〉(The False Mirror, 1928)。而這件作品,指涉眼睛是一面真實的鏡子。中文的名稱與英文的名稱相互映照,透過藝術家的「文化翻譯」,東西文化在此有更深一層的交流意義。
藝術家小傳
1949年生於臺灣高雄。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1977年入舊金山藝術學院,1981年獲攝影學士,1985年獲電影碩士學位。創作以多媒體裝置為主,藉光、空間、聲音、影像及表演,表現出個人成長經歷及多元文化的相互影響。1976年移居美國舊金山後,即長時間旅居於外,作品中亦能見藝術家自身感受多重文化下身份認同的複雜。曾多次獲得藝術創作獎項,如:1987年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的新型式藝術獎;1998年麥克耐特基金會全美科技整合獎金和駐館藝術家,她是此類型獎項的全美第一位得獎人;2001年美國加州藝術委員會新類型藝術獎,以及2006年美國加州柏克萊卡拉藝術中心的年度獎金;2010年獲得舊金山藝術委員會年度個人藝術家創作補助獎。洪素珍舉辦過多次個展,如:1986年於春之藝廊;1998年美國明州媒體整合畫廊;2004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藝術畫廊;2009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樹是有血管的」;201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洪就是紅-洪素珍個展」等,以及眾多補助獎。 洪素珍於1980年代即使用錄像作為創作材料,表現出在創作上的前衛與不羈,而創作的題材卻有著具東方色彩的冥想與沉思。長時間旅居於外的洪素珍,如同象徵物般的「紅」不斷地出現在藝術家的作品中,以布、線、玻璃、或是糖漿等等,藉由「紅色」象徵著自我出現在作品中,同時連結著外界或接受著外物,表現了自身不斷浸潤於文化、社會下的種種改變。(撰文/侯育寬)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