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
鬱金香(大)/Tulip
綜合媒材
原木上色/Painted on wood
裝置尺寸依空間而定
2018
No.
04929
作品賞析
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 1969-)出生於富士山腳的山梨縣,畢業於日本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自幼生長在山明水秀的鄉間,使他到了大都市後更加無法忘懷故鄉的自然與田園風光。因此他藉由精湛的木雕手法,在都市縫隙中點綴絲絲綠意,製造出其不意的生動與喜悅。
走在都市叢林之中,走進美術館展間,觀眾的身體被碩大的水泥牆包圍,視線則落在一盞盞被設計過的聚光燈之下。須田悅弘的作品是其木雕與空間的結合,他定位自己的作品為裝置藝術,而非單純的木雕作品,他將細刻到薄如紙,並細心塗上大自然植物應有色彩的雕刻,一一藏在展場空間的各個角落,不僅僅是引發觀眾觀賞作品的趣味,更進一步,誘導著人們將視線從被設計的燈光下轉移,開啟觀眾逡巡搜索的目光。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秋元雄史談到須田悅弘作品時曾表示:「帶著觀賞藝術作品的先見看待所見物,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 而須田悅弘的作品或可成為破解這個問題的一條線索。一條從都市牢籠中逃脫, 從死氣沈沈水泥世界,逃往生命蓬勃世界的救命繩。一條讓觀眾跳出藝術觀賞既定框架,重新點亮目光,從展場拉入創作者製造的奇異空間的秘密通道。
須田悅弘兩件《鬱金香》作品,綠色葉面舒展,花莖柔韌延伸出紫色的粉嫩花朵。但其置放方式與一般人們對於花草生長方式的認知迥異,鬱金香不僅從牆面伸出綠莖,更倒掛生長,再仔細定眼一瞧,連接牆面的竟是花葉的頂端。藝術家的作品皆極為寫實,利用超寫實的空間配置手法,讓人產生美術館裡真有一粒種子,隨風飄蕩到此,憑藉生命力掙牆而出的錯覺;然而這兩件《鬱金香》更值得玩味的地方就在於,它如此明顯的彰顯著自己的不自然,卻又在質地與色彩上極盡自然生動;它理所當然的抒展枝葉,與其倒掛的姿態形成富趣味的對比。
觀眾的目光隨著須田悅弘的腳步搜尋作品,被瞬間拉入他精心配製的空間異境。觀眾便在這短暫的瞬間,從水泥建築中逃脫,思緒跳脫所處的城市,甚至是社會的規制,在微小處發現大自然的生之喜悅。(撰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鄭友寧)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