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國際特展《瞬間》
展覽介紹
售票資訊
導覽/講座
教推活動
小周末音樂會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全都露OPENCAMP
全都露 OPENCAMP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國際特展《瞬間》
展覽介紹
售票資訊
導覽/講座
教推活動
小周末音樂會
更多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全都露OPENCAMP
全都露 OPENCAMP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更多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李安成/Li An-Cheng
筆墨的呼吸/Breath of Ink and Brush
水墨
墨、花青、藤黃、紙/Ink, cyanine and gamboge on paper
75x212cm
2014
No.
05221
作品賞析
李安成年少即已展露藝術才情,立定志向成為藝術家,並與兄長李茂成潛心鑽研水墨創作。作品用墨技法混然天成,時有皴擦的蒼勁,時如暈染的氤氳,時顯破墨的離合,時呈奔放的揮灑;墨色在紙上千變萬化,濃淡有時交融,有時疏密,有時相互滲透掩映。墨趣的功力來自藝術家經年累月的勤奮鍛鍊,參透毛筆、水性、墨色及紙質的特性,得以轉為表達藝術家與創作題材之間的對語。作品或以主題或以創作年份命名,分別反映藝術家不同人生階段的嘗試與心境。2014年將近人生卷尾,〈筆墨的呼吸〉仍見藝術家一心專注、提筆運墨的長喚,如其體認創作不由藝術家的理智主導,而是根源於他對雲林家鄉的懷念、於日常生活的體悟、及與自然傾心交流中釋放無限湧動的創造力。從其畫作感受他徜徉在水墨世界裡,滋潤而鮮活。(撰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教授 蔡幸芝)
藝術家小傳
李安成(1959-2015)出生於雲林縣莿桐鄉,自幼深受其父親與家庭影響,其中亦耳濡目染於其兄長李茂成(1954-)的創作,於虎尾高中(今國立虎尾高級中學)就讀時期,他曾跨校師事於時任虎尾女中的書畫家賈松珍先生(1926-),求學階段便顯露其創作潛力,並依自身的個性發展出獨特畫風。隨後,也向任敬之(1920-1995)老師學習篆刻。
1979年畢業後李氏遷居基隆與其大哥李茂成同住,1987年於臺北春之藝廊首次舉辦個展後,也進一步確立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決心。李氏的藝術薰陶雖曾受傳統訓練,但從自身的鄉野體驗與觀察,並透過水與墨在紙上的暈染、交融,以及毛筆、排刷的交互運用,跳脫傳統水墨技法,將所悟內化為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風景意象,亦蘊含對土地和大自然的豐沛情感。而後歷經結婚成家、移居臺北陽明山與新店等地,以及1994-1998從事短暫花藝事業的無創作期間,1998-2003年再次回歸藝術創作,此段期間居所與工作室時常搬遷, 此時期的畫面風格不同於早期的輕柔通透,是以厚重、沈鬱,黑白分明般的戲劇性更為強烈。2004年後移居淡水紅樹林,用筆更加粗獷而濃重,山水的畫意仍在,筆墨卻愈發任性而奔放,展現狂亂的自在之美。李氏以其獨特的黑白墨暈技法,以及對筆墨獨到的敏銳度,僅以單純的用色,卻能鋪展出氤氳飄渺的天地景致,也描繪出李氏輾轉短居各地自然與心境上的階段性變化。近年,李氏修習佛學,畫作風格轉見沉穩安定之貌。2013年南遷高雄,直至2015年因病逝世。(整理|賴逸芸)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