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葉竹盛_秩序與非秩序

  • 葉竹盛/Yeh Chu-sheng
  • 秩序與非秩序/Order and Non-order
  • 綜合媒材
  • 紙、胚布、墨汁、樹枝/Paper,calico, ink and twig
  • 54 x 78 cm
  • 1992
  • No. 05115

作品賞析

葉竹盛,高雄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1975年出國留學西班牙前,已和高雄、台南藝術家組織「心象畫會」,探討複合媒材創作問題。按學者賴瑛瑛研究,複合媒材在台灣首見1950年代的現代繪畫浪潮,當時多用來豐富繪畫的肌理表現;60年代出現挪用日常物觀念,利用民俗與工業產品來反映時代虛無;70年代台灣工業及社會發展快速,複合媒材與照相寫實成一體兩面;80年代海歸藝術家帶回更多媒材實驗以表達精神上的後現代、國際化與自由主義,也促成90年代多媒體藝術的出現。葉竹盛的複合媒材創作開始於70年代、成熟於80年代,代表台灣藝術發展的關鍵轉折,但其獨特性,不僅包括形式上的探索、深刻的人文反思,還有對藝術本質性的提問。
高雄市立美術館收藏的葉竹盛作品,創作時間不同,但標題相同,可見其藝術研究的一貫性。在〈秩序與非秩序〉(1989)及〈秩序與非秩序〉(1992)裡,我們或可層層解析。首先其基底材質是紙,可看出其對傳統繪畫形式,如尺寸、結構、習慣、造形等發起挑戰。繪畫不再堅守2度空間平面,也可成為3度空間類雕塑。再從裱貼物中的樹枝與破布,可見其對工業文明大量生產進而破壞自然進行反省;利用拾得的材料進行創作,賦予精神性的意義和內涵,使藝術成為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不但證明台灣藝術家赴歐學習能深入戰後藝術的核心,也反映現代主義追求進步所造成的人類社會共同危機,及在藝術中進行跨國連結的可能性。但最重要的,是利用墨汁來統合所有材料,這完全表達出東方或亞洲藝術的普遍特質,也帶有濃厚的在地意識與人文情感。最後,對秩序的追求和應用,是科學世界的零度座標、美的來源,但藝術只能是有序的嗎?或許藝術的本質是無限的可能,秩序與非秩序不必相互否定,因為在藝術的世界裡,最重要的是對人的關懷、善的實踐。
葉竹盛的作品,沒有亮麗浮誇的色彩,低調如他。但像一杯好茶,詩意的穿流在時間中,不斷產生漣漪。那感性的滋味,至今不能退散。(撰文|李書旆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研究員)

藝術家小傳

葉竹盛(1946-)出生於高雄鼓山,1963年入高雄中學師事羅清雲,1967年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受教於李梅樹、楊三郎、李澤藩、陳景容等人,1970年畢業後任教於前鎮國中,1974年與朱沉冬、洪根深、劉鍾珣、李朝進共組「心象畫會」。1975年前往西班牙,兩年後畢業於馬德里最高藝術學院(The Highest ART College of Madrid),1982年返國定居高雄,於文化中心旁成立「大葉畫室」,在致力美術教育之餘,亦參與林壽宇等人在春之藝廊「超度空間」展。1985年遷居台北新店後,與賴純純等人共同成立「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 」(1986)、與朱氏、黃宏德等多位南部藝術家在台南成立「南台灣新風格畫會」,為台灣前衛藝術社群活躍的參與者。
葉竹盛長年關注材質的多元表現。承襲自藝專期間以印象派為主的藝術訓練,留學西班牙時得自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達比埃斯(Antoni Tàpies, 1923-2012)啟發,以及學院課程的素描訓練,建立起對多元工具、媒材的研究應用。返國初期,面對台灣因高度開發而易容的自然環境,葉氏收集了被自然毀棄、人為破壞的殘存物件為材料,在抽象畫面上進行異材質的拼組,展現對環境議題省思,由此形成個人風格。從南部遷居北部的過程,兩地迥異的風土條件,促成葉氏的畫風由直接、劇烈、非理性的南方抽象,轉往選用相對細緻的材料(如:紙、沙)、生活物件(如:包裹、單據),注重肌理展現的畫面構成,在結合風土與材質的思索上開啟對地方性的想像。(撰文|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