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劉啟祥-太魯閣峽谷

  • 劉啟祥/Liu Chi-hsiang
  • 太魯閣峽谷/Taroko Gorge
  • 油畫
  •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 117 x 73 cm
  • 1972
  • No. 05109

作品賞析

劉啟祥於1970年代初期開展的《太魯閣》系列中,只在此作品的標題中特別指出「峽谷」,約50M(海景)畫布的尺寸,也是他早期的《太魯閣》系列中,作品最大的一幅,可視為此系列畫中的代表作。1972年創作的〈太魯閣峽谷〉,使我們聯想名聞遐邇的「太魯閣」經過立霧溪沖刷的兩岸峭壁。自中部橫貫公路於1960年開通後,遊客多半行經「燕子口」步道,眺望高聳入雲的壁立千仞。中橫公路通車後的1960年代,旅遊日興,劉啟祥也開展了許多山岳寫生作品。1954年移居高雄大樹鄉的小坪頂後,劉啟祥的風景畫作漸多,慢慢接近了他的人物畫數量。從高雄的旗山、甲仙,到《阿里山》、《玉山》系列,1970年代累積的《太魯閣》系列,可以看作是劉啟祥山岳風景畫作的代表。
與其他《太魯閣》畫作不同處,在於此作以少見的「逆光」來表現山勢變化層次的風景。畫家大膽地以暗紫、墨綠等色表現畫面右半部峭壁,以磚紅、褐赭色表現左半部岩層。畫面最亮的部分不是遠處天空(實是平塗的青綠色),也不是溪流水面,而是背景山壁所「反射」的陽光。背景處以畫刀皴擦出一大片又一大片亮晃晃的白色山壁,象徵屬於太魯閣的大理石岩壁,將反射的陽光投射至水面的岩礁。參差而不對稱的前(左)、中(右)、後的峭壁峙立,暗示立霧溪在此地近九十度的轉彎,當然也透過向前景輻射的水面反光,使人聯想在峽谷步道中獨特的光影經驗。在「一線天」般的峽谷中,我們不易見到陽光,往往是投映在峭壁上的反射光線。劉啟祥巧妙地在畫面中央水面,以不透明塗法的一小片天青色塊,讓我們看到溪流映照出的峽谷上方天空。
據說峽谷入口處,岩壁曾聚集眾多燕鳥築巢,故名「燕子口」,在此跨過吊橋,便能通往日治時期舊稱的「錐麓古道」。如今遊人如織,燕巢恐已所剩無幾,透過劉啟祥半個世紀前創作的〈太魯閣峽谷〉,我們或能遙想當年「燕子飛時」吧?(撰文|孫淳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藝術家小傳

出生於臺南柳營,1917年就讀柳營公學校,並在家中私塾學習,1923年公學校畢業後赴東京,就讀青山學院,1927年入川端畫學校研習素描,1928年青山學院畢業後入文化學院美術部洋畫科,跟隨石井柏亭、有島生馬及山下新太郎等人習畫,於1931年畢業,並於翌年與楊三郎同船赴歐,經香港、新加坡等地到達法國馬賽港,同為畫家的顏水龍趕來相會,三人同行一路轉往巴黎。後定居蒙帕那斯區。留法期間,常至博物館臨摹名家鉅作,曾多次入選法國秋季沙龍與日本二科會,亦分別於1931年、1935年入選臺展。1936年前往東京,並於1943年獲日本二科會展之「二科賞」,同時受薦為二科會會友。二科會是新派、激進、前衛的在野美術團體,劉啟祥當時以此做為職志,也影響後來他籌組美術協會的態度方向。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劉啟祥舉家返台,寓於柳營故居,1948年移居高雄。回台即受聘為省府西畫部審查委員,並連任二十七年之久。隨後與同好張啟華、鄭獲義、劉清榮等人籌組畫會,包括1952年的「高雄美術研究會」、1953年與郭柏川主導成立的「臺南美術研究會」合組「臺灣南部美術協會」,並定期展出作品,稱為「南部展」。1956年和1966年先後二次成立「啟祥美術研究所」。劉啟祥曾任教於高雄三信商職、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臺南家專(現為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東方工專(現為東方設計大學),對高雄美術之教育推廣貢獻良多。
作品早期以群像、人物畫為主,並由對人物的觀察發掘樸實典雅的人性光輝,且藉由取材自平凡生活場景,營造出獨特的夢幻氣氛;六〇年代中期則投入較多時間於大尺幅的登山寫生、油彩畫稿結合;至晚年,其思緒像是回歸自然的行吟詩人,多以居家題材、日常靜物入畫。劉啟祥運用刮刀堆疊色彩、色塊逼近線條,筆下人物的輪廓線不再與人物的造型涇渭分明 ,且線條更顯得波動、柔軟,帶給人些許「距離」的神秘美感,此濃縮的繪畫語言也深藏著幾經轉折的生命體驗。他的前衛、超越現實、以及優雅的內在品質,源自於他的性格及求學期間大量吸收藝術美學與經歷戰爭的際遇。他藉由被拉長的人物臉上所特有的寧靜淡漠,與不同時空並置交疊在畫框中,以現實性的畫題,製造出十足的非現實空間層次。綜觀劉啟祥的作品畫面,總是散發著優雅浪漫的理想,及自由靜謐的氣韻。位於柳營的劉家洋樓故居,現已成為對公眾開放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整理|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