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袁旃/Yuan Jai
劉海戲金蟾/Flirting
水墨
複合媒材、屏風/Mixed media on screen
45.5×176cm× 4
2008
No.
4257
作品賞析
1997年後,袁旃的創作出現兩大改變,首先是材質由水墨紙本轉向可多層次敷彩特性的重彩絹本。其次是題材和構圖的改變,山水已不是袁旃主要的形象表現類型,隨著色彩的推陳出新,畫裡的圖像也越來越豐富,甚至更多是藝術家心象與想像的物之構成,各種爭奇鬥妍的形式表現,有著筆筆皆出新意的驚奇。2008年所作的「劉海戲金蟾」屏風,創作靈感來自傳統民間題材,四摺屏風的雙面畫作各自構圖,其中之一面,藉由線條的律動來表現運動感,透過或大或小、或白描或暈染之縐摺織品的散置與重複,營造日月星辰與各色祥雲的畫面有「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意涵。另一面則以四扇拉門形式,中間貼有剪紙窗花之二門又如可見仙鶴群飛於沙州沼澤地之窗,左右二門皆繪6祥獸,呼映著另一面祥雲所呈現的幻想式美感是創新的藝術語彙,也是袁旃少有的屏風形式創新之作。(撰文/林麗真)
藝術家小傳
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便與中國書畫為伍,是一位突出於中國繪畫史的女性藝術家。1962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師承黃君璧、溥心畬等大師,奠定了堅實的國畫基礎。後赴歐洲留學,1966年取得比利時魯汶大學考古美術史系碩士,1968年比利時皇家文物維護學院博士先修班畢業,1968年回國後,任職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並籌組科技室,為台灣文物維護之濫觴。在故宮服務期間博覽中國文化藝術之精萃。袁旃從20歲大學畢業後便停止創作,直至45歲時立志重拾畫筆,以其對西洋美術史的理解,擷取中國古畫的傳統元素,加上明豔的色彩,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工筆重彩絹本。主要個展包括:1993年「袁旃」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年「袁旃93–95」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1997年「袁旃」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年「袁旃個展」香港漢雅軒藝廊、「袁旃現代青山綠水畫展」深圳何香凝美術館、2006年「袁旃2006」誠品畫廊以及2012年「戲古幻今;袁旃創作25年歷程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