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盧明德/Lu Ming-te
如果我有權力選擇/If I Had the Power to Choose
綜合媒材
複合媒材/Mixed media
150×150cm
2010
No.
4628
作品賞析
〈如果我有權力選擇〉為「如果歷史由植物書寫」系列作品,延續2004年「共生花系列創作」,2010年起盧明德的創作中更常加入生態演化與自然保護的議題。他慣用的細膩筆法勾畫他的想像世界,勾勒花朵植物、動物魚類,各類的生態由上而下串聯成四串,橫向連結以細線交織成網,若有似無的串連蔓延開來。(整理/應廣勤)
藝術家小傳
一九五○年生,高雄市人。一九七四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一九八五年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八八年獲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展新展望獎,一九九一年獲第二屆李仲生基金會繪畫創作獎,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跨領域研究所所長。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日本東京日辰畫廊、台灣省立美術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等地舉辦個展,並參加國內外多項聯展。 一九八○年(於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辦首次個展的前一年)由於面臨現實生活壓力與喪母的痛苦,作品的呈現不但量多,且遠離了現實。作品內容亦由純粹繪畫性語言納入了潛意識裏的靈異時空,對死後靈魂自由自在浮游的鳥托邦世界的幻想與生死精神層面的交流,成為當時最大的感受。 一九八一年個展後,赴日本留學,作品開始自純粹符號式繪畫語言轉化成材質語言,及混合素材式併置的變化。盧氏在日本深造的四年期間,因綜合造形的研習,接觸了光、電媒體、全像攝影、錄影剪輯、電腦繪圖,也參與了多次的身體表演,而對其現今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其日後創作構思泉源的「複合媒體藝術論」之理論架構。回國後,其作品面貌出現兩大方向:一是「由素材表現到媒體呈現」的努力;另一為「複合媒體藝術」表現形式的確立。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