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精選典藏
首頁
典藏與研究
典藏
精選典藏
share
田中善之助/Tanaka Zennosuke
桃子園早春/Early Spring in Toshien
水墨
墨彩、紙/Ink and color on paper
134 x 34 cm
1937
No.
05275
作品賞析
此為日本畫家田中善之助的彩墨作品,描繪高雄桃子園一帶的風景。田中善之助早年進入淺井忠主持的京都聖護院洋畫研究所(後改稱關西美術院),1920年前往法國旅行,1923年返日,加入甫剛成立的春陽會。該會畫家置身在歐美前衛藝術興起,東洋與西洋彼此交流、競逐的時代洪流中,主張回歸東洋的風土傳統,勿囫圇挪用西洋藝術。1920至30年代,包含田中在內,有許多春陽會的成員如山崎省三、中川一政,多次前往中國與臺灣旅行,身體力行直接回應了春陽會的主張。臺灣畫家中,楊三郎為春陽會的會友,洪瑞麟則入選過該會。
早在1928年,田中善之助就曾來臺展出作品,石川欽一郎曾在報紙上撰文評論。1935年再度來臺,傾心於高雄桃子園純樸的景色,為此流連忘返。桃子園位於左營,日治初期,包含桃子園與鳳山舊城一帶相對南邊港區顯得沒落,1927年日本畫家腰塚靄岳便以舊城外的荒煙漫草景色為題材,描繪〈高雄風景〉入選臺展。田中善之助以桃子園為主題創作多幅作品,如〈桃子園風景〉、〈龍眼之村〉,以及此作〈桃子園早春〉。
此作描繪桃子園早春時節的風景,並非採取田中善之助擅長的油畫,而是水墨結合淡彩,然而不同於傳統南畫的皴法與墨色,此作肆意率性的暈染手法,與筆觸濃淡粗細的運用,隱然呼應南畫革新的浪潮,以及田中善之助結合西洋畫的個人畫風。畫家曾在報紙訪談中,將桃子園的風光與武陵桃花源的文學傳統結合,這點也體現在畫中蜿蜒山谷間的樹林與村舍,畫家與觀眾化身故事裡捕魚的武陵人,穿過小徑進入別有洞天、與世無爭的桃子園中。
1940年,田中善之助試圖再度回到高雄描繪桃子園的景色,然而當時已是戰爭時期,日本政府將此地改建為海軍基地,成立自殺式攻擊的震洋部隊。軍營的位置自是嚴肅的軍事機密,在高雄座談會中,田中只得以「礙於某種緣故」含糊帶過理由。現實裡的田中善之助也像是武陵人一樣,再也回不到心心念念的桃花源。(撰文|劉錡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參考資料:
1. 美術研究所,《日本美術年鑑》,昭和22-26年版,東京:同編者,1952,頁131-132。
2. 石川欽一郎,〈田中善之助君〉,《臺灣日日新報》,1928-01-07(版7)。
藝術家小傳
出生於日本京都市上京區西陣,早年從日本畫家岩城清習畫,1905年入聖護院洋畫研究所(後改稱關西美術院),師事淺井忠,同期生尚有黑田重太郎、梅原龍三郎、安井曾太郎、齋藤與里等。1908年以〈紀州海岸〉入選第二回文展,1909年以〈山邊〉獲關西美術會第八回競技會二等賞。1910年與田中喜作、津田青楓、黒田重太郎、土田麥僊、小野竹喬等組成「黑貓會」,為當時京都重要藝術運動。1920年前往歐洲,1923年返回日本,加入剛成立的春陽會,該會強調紮根於日本風土與傳統精神,並重視個人創作自由。曾執教於關西美術院,致力於年輕藝術家的培育指導。當時臺灣學生楊三郎、張清錡、陳清汾、任瑞堯、黃天養、張義雄進入該校接受指導,尤以楊三郎深受影響。創作以油畫為主,但也包括水墨畫。1920至1930年代,曾多次走訪臺灣各地,並曾在臺展出,臺灣的南島熱帶風景也成為其創作題材。(整理|陳美智)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