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展覽資訊
首頁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share
雄‧蓋‧麗‧駭— 高雄雕塑協會聯展
2022.03.12 - 2022.05.08
本館 B01展覽室
高雄雕塑協會由資深雕塑家孫柏峰老師於2012年成立,宗旨以推廣高雄在地藝術文化、深化社區美學教育,另一方面乃希望藉由協會的平台推廣優秀藝術家,讓更多人看見沉潛高雄各地原生的創作能量。
孫柏峰老師為高雄雕塑協會創會理事長,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純藝術研究所碩士,現任高雄師範大學助理教授、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講師,長期關注雕塑藝術之專研及創作,在教學上對雕塑藝術教育之推廣不餘遺力,有鑑於此,孫柏峰更於2013年在大同路自宅創立「2013藝術空間」,為南部在地藝術家提供一個專屬的展覽平台,為高雄藝術的發展與未來,投入無限心力。
高雄雕塑協會會員,聚集南部在地優秀的雕塑家、藝術創作者,每位創作者均在自己專業材料以及藝術風格上專研許久,除專業的藝術創作者,會員中不乏學校教授、講師,於基層藝術教育的紮根深化,多所貢獻。會員專精各種不同媒材,如青銅、不鏽鋼、鐵雕、石雕、紙漿、玻璃、陶瓷、機械互動、纖維布、棉材質、聲音影像、3D彩繪…等,每位藝術家將自己長年關注之在地情感、社會觀察,透過自己熟悉的材質,以自己凝塑的藝術造型來創作,作品除表現自己的內在情感和美感經驗,一方面也呈現高雄在地的獨特視角,顯現藝術的多元樣貌。
此次聯展主題—「雄‧蓋‧麗‧駭」—就是彰顯協會成員,於在地—高「雄」,涵「蓋」多元創作素材,多元創作面貌,呈現多面向的美「麗」視角,在藝術環境看似未顯熱絡的高雄地區,仍默默持續、反覆推送,一次次掀起看似平靜,內在卻不曾冷靜的驚濤「駭」浪(興起、騷動),需要高雄市民更多的支持與關注,只因為高雄的藝術環境仍有待我們共同關心,藝術家從未感到寂寞。
這次展覽為聯展方式,以「雕塑」呈現出多向度空間感官之特性,代表展出的在地藝術工作者之多元創作面向。不同創作主題的深掘,反應著在地文化裡的本質靈魂,形構出當代心靈面貌。
藝術之創作,正是時代心靈的多元切面。在資訊與多元媒體爆炸的時代,如何清楚、精準地看清一件事物,已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所謂的觀點,往往也多帶有意識形態的偏見,於此,藝術還是以最好的方式,帶給我們最後的一絲抽離,或許如鏡花水月,抑或是南柯一夢,但愈是混亂的時代,愈需要藝術的多面靜觀,才能照見澄明!
本次展覽,不僅涵蓋雕塑領域,平面創作、複合媒材…等等,積極推動各類藝術展演,教育推廣,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早已跳脫傳統雕塑本身,更進一步將「雕塑」視為動態之行動概念,換言之,打破創作素材之侷限,更能符合所蘊含的藝術潛質。期許未來在高雄藝術多元化的面貌中,進一步形塑出自我的在地觀點,「雕塑」高雄這個城市的在地文化,呈現出高雄在地藝術工作者之創作剖面,為高雄增添一股新生氣息。
參展人員總共22位。
協會會員顧問:
許一男、洪郁大、林麗華
會員:
孫柏峰、范峻銘、吳寛灜、蕭啟郎、蕭聖健、馮順宏、賴芳玉、陳淑媚、詹志評、謝東利、連宏珠、劉仁生、劉育明、劉湘婷、康卉芳、董子瑗、盧麗珠、蔡明典、李麗真
展覽預告│漂流相對於靜止
2025.05.17 - 2025.07.06
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
2024.11.23 - 2026.03.01
展覽預告│行者十步:蔡明亮
2025.05.17 - 2025.08.10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