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藝術認證》87期--TATOO紋身系譜:肌膚上的權力
分類:
藝術認證
年代:
2020
內容
不久前,某位好萊塢明星又在個人社群網站上傳了新刺青的照片。此人有個習慣,遇到生命中大小值得紀念的事就會跑去刺青,現在全身上下已經布滿各種文字和圖案,有些內容還頗為瑣碎,逐被其追蹤者笑稱,簡直把肌膚當成了「皮質筆記本」在用了。
時下,在流行文化的散播下,刺青神秘感人的色彩似乎稍有減退,並和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味逐步結合。不過,作為以人類最唾手可得的一種畫布--「肌膚」為媒材的視覺表現,刺青實則擁有相當長的歷史。儘管表現方式和意義或有不同,無論在世界何處,刺青倒共享了一個特質:透過難以逆轉且疼痛的刺青行為,最終完成的圖樣或文字連結了力量、震懾等強烈的視覺特質,一如肌膚上的鮮明印記。本期「紋身系譜:肌膚上的權力」專題,便試圖從諸如個人或家族生命史的角度,探索「刺青」視覺表現的一些文化面向。
同時,本期陳宏星延續先前對人工智慧藝術的討論,展開AI夢境漫遊的新篇章。蔡士瑋針對發生在高雄新浜藝術空間的黃志偉個展,探索以南部傳統信仰和生命經驗為發想的藝術哲學內涵。而「典藏選粹」專欄,我們也帶來林天瑞、蘇信義與董青藍作品的深入剖析。另外,此次「展覽迴響」呼應《刺青:身之印》特展來台,由高美館協調規劃,在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展出的《極樂天堂:臺灣祭儀糊紙文化》第一手展覽評述。
【87期目錄】
議題特賣場
/
紋身系譜:肌膚上的權力
葉一飛|大洋洲文身文化的期盼與挑戰
Lars Krutak|瑞佐克家族:橫跨七百年的刺青風華
何春蕤|激情的驚駭美學-引自溫情與驚駭:當代臺灣刺青性別與階級的位移
徐柏涵|以墨之名-《墨魂》紀錄片導演陳惠美與製片莊濟寰專訪
彭健安|痛,才是人生!-刺青師楊金祥專訪
展覽迴響
曾芳玲|打造「極樂天堂」的幸福想像
當代有意思
陳宏星|人工智慧的深層夢境(上):「錯視」、「創意」與「藝術典範」
蔡士瑋|性命慶典的情感系譜學-黃志偉〈贊境〉個展之反思與建構
典藏選粹
蔡獻友|繪花花花,繪海海海-從「室內」一作看林天瑞早期的藝術創作養成
洪明爵|內斂與詩性-談蘇信義的創作歷程
蔡沐恩|管制年代中董青藍的高雄顯影
相關連結
五南網路書店
《藝術認證》Medium文章平台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