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相遇在南方 劉啟祥與莊世和
分類:
企劃專書
年代:
2020
內容
你認識家鄉的藝術家嗎?
人類藝術史上,藝術家如繁星。台灣兒童熟悉知的卻永遠是西方的那幾位:達文西、畢卡索、梵谷,再多一點馬諦斯、雷諾瓦與莫內。甚至還可以舉例名畫,即使說不出藝術家名字,在夏令營玩連連看遊戲時,哪張名畫應對哪位藝術家,猜對的機會總是大於出錯。
然而,可曾回頭關注家鄉的藝術家?答案在多年的美術館教育中得到解答,問題一出,孩子總是搖頭靜默,無人舉手搶答。
為此,當高美館推出「南方作為相遇之所」長期特展,企圖以館內豐富的典藏品,牽起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等南部知名藝術家形塑早期「南方藝術」概念時,也計劃推出敘述藝術家生平故事的繪本。期望透過簡短的文字、圖畫的美妙,逐步認識家鄉藝術家,並從作品中看到城市的記憶圖像與一生奮鬥的軌跡。
本書特色
結合科技、藝術、音樂、插畫與語文,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跨領域精神。
★擴增實境AR繪本
面對一張張掛在牆上的畫作,主題除非兒童熟悉的卡漫人物或感興趣的內容,否則,大部分孩童都是瞧一眼,隨即沿著展覽間的牆邊走,沒有幾分鐘就「逛」好了一個展覽。
為了引發孩童的好奇心,本書精選二十幅高美館經典館藏,運用擴增實境技術(AR),讓畫作栩栩如生。透過AR設計,每幅畫都如一部一分鐘動畫,觀看後能稍理解創作手法與畫作重點。同時還有擴增實境配色和拼圖遊戲,讓孩子在趣味遊戲中,看見作品精髓。
★臺語讀本
本書不只可讀,可看,還可聽。不同於一般錄音,為了連結世代情感,特地邀請藝術家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後輩「獻聲」,當語音緩緩流瀉而出,講述創作緣由、特色時,時光徐徐前行,將聽者拉回創作隧道中,真實與虛幻交織,構築藝術家一生。
不過,誕生於日治時期的劉啟祥與張啟華,平常慣以日語、台語交談,錄製時,藝術家的兒子自然以台語發聲,企圖還原父親生前日常談畫景況;而曾特地學國語的莊世和,則國、台、日交雜,藝術家兒子以教學時的語言—國語發聲。為了因應兒童可能聽不懂台語,特意製作〈相逢在南方–AR語音讀本〉,搭配AR繪本動畫錄音,耹聽與閱讀臺語之美。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