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藝術認證》88期--多元史觀特藏室的聯想
分類:
藝術認證
年代:
2020
內容
本期《藝術認證》,迎著轉秋之後微涼的風,推出了切入多元史觀典藏特展室
的專題;在地關懷、南方意識和光陰沉澱的藝術情懷,或許可以看作本期的關鍵字。我們也在這次的「議題特賣場」關注一座城市美術館對本身的在地藝術藏品的擾動,以及結合研究和推廣的各種嘗試。在2019年10月即將於高美館現身的《南方作為相遇之處》當中,更試圖將藝術和人群的交會扣合於展覽當中。
在「展覽迴響」專欄當中,呼應《以光織界:徐永旭的藝術世界》展覽的開幕,由高美館研究發展部羅潔尹主任專文呈現徐永旭2011年以降的陶瓷創作,讀者可細細閱讀藝術家如何將生命揉於泥土,抗衡重力與不可能,燒製出雖巨大卻又輕盈得不可思議、使人震撼的作品……
而在本次「當代有藝思」專欄,旅法作者陳宏星延續上一期對AI藝術創作的探討,來到當代的AI實驗,是否也能行「藝術評論」的深入剖析!水林藝術空間負責人蔡士瑋則將帶來藝術家黃文勇檔案的哲思討論,也與本期議題特賣場大量引用檔案、照片以作討論的現象遙相呼應。「典藏選粹」專欄方面,黃志偉教授以後輩藝術家角度的長年觀察,用溫情而清晰的文字書寫洪根深〈如來如去〉的黑、激昂與浪漫;陳立民教授透過詩意的文字,切入楊順發〈台灣水沒〉的影像隱喻和沉潛地反諷;更有高雄前輩藝術家陳水財以動人的文字,書寫陳澄波〈阿里山遙望玉山〉深切的鄉土愛情!
【88期目錄】
議題特賣場/多元史觀特藏室的聯想
徐柏涵|相遇於島嶼之南-專訪高美館館長李玉玲
蔣伯欣|南方前衛的回望:莊世和檔案研究概述
連子儀|啟動.創造:南部美術展覽會的開拓與成長
陳坤毅|〈旗後福聚樓〉歷史記憶重建-城市考古的二三事
蔡沐恩|藝術偵探與高雄風景-〈藝遊未盡〉桌遊及「大地
方小旅行」的藝術實踐
展覽迴響
羅潔尹|從肌理微觀到地景仰望:徐永旭無限擴張中的「反
陶」之路
當代有藝思
蔡士瑋|書寫與土地詩學—黃文勇的影像形上學
陳宏星|人工智慧的深層夢境(中):淺談「錯視」、「創
意」與「藝術典範」
典藏選粹
黃志偉|出入世間‧如來如去-談洪根深〈如來如去〉
陳立民|這是陸地?還是一片湖泊呢?談楊順發〈台灣水沒
〉
陳水財|台灣最高的稜線:陳澄波〈阿里山遙望玉山〉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