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活動資訊
首頁
展覽與活動
活動資訊
share
10.23(六)-10.24(日)│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Asian Curatorial Forum 2021
2021/10/23 - 2021/10/24
本館 地下樓演講廳
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Asian Curatorial Forum 2021
│日期時間:
2021年10月23日 下午14:00 – 17:00
2021年10月24日 下午14:00 – 18:0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B1演講廳(實體/線上同步)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ARTWAVE-Taiwan International Arts Network、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高雄市立美術館
│國際串聯: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越南文化藝術研究院
國藝會與新南向民間智庫台亞基金會、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及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VICAS)、高雄市立美術館等ARTWAVE 國際網絡夥伴,在日惹雙年展展出期間,於10/23-24日於高美館舉辦「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論壇以「環‧球」、「越‧南」、「洋‧面」等三大主題,取其「環顧全球,跨越南方,面對海洋」的精神,搭建台灣、印尼、東南亞與大洋洲區域之間的對話。
論壇預計邀請包括阿莉亞.斯瓦斯帝嘉(Alia Swastika,日惹雙年展基金會總監)、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藝術總監)、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館長)與魯本.福連德(Reuben Friend,紐西蘭帕特迦藝術博物館館長)、羅秀芝(獨立策展人)、艾麗亞.内薇斯塔 &阿佑斯.波宛吉(第16屆日惹雙年展策展人)、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張致中、邱杰森&莫珊嵐等策展人及藝術家與會。以台灣高雄為實體據點與國際講者連線出席,這場虛實整合的策展論壇,將聚焦台灣與全球南方的文化交流。
● 活動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ejHGbYVU8pASTuUf8
● 詳細議程請參見ARTWAVE網頁:
https://artwave.ncafroc.org.tw/
*防疫期間參與實體活動注意事項:
1. 本活動採中英文同步口譯,現場備同步口譯機,敬請自備3.5mm三環四節耳機。
2. 不供應餐飲,建議自備環保杯或瓶裝水。
3. 進入場館內需全程配戴口罩,並在入口處掃描實聯制登記及測量體溫與消毒。
4. 若個人符合政府定義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或有呼吸道症狀者,請您儘速就醫後在家休養,避免參加集會活動。
Asian Curatorial Forum 2021
NCAF is collaborating with several international partners of ARTWAVE, including the Taiwan-Asia Exchange Foundation, Biennale Jogja Foundation, Vietnam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Arts Studies (VICAS) and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KMFA) to co-present the 3rd Asian Curatorial Forum, which will be held at KFAM on October 23rd and 24th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xhibition at Biennale Jogja. The forum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major themes of “Circulating the Spheres”, “Articulating the Souths”, “Sailing across the Seas”, with dialogues facilitated between Taiwan, Indonesia, and other part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Invitations to take part in the forum have been extended to following curators and artists: Alia Swastika (director of Jogja Biennale Foundation); Ade Darmawan (artistic director of documenta 15 in Kassel); Zara Stanhope (director at 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 / Len Lye Centre); Sandy Hsiu-Chih LO (independent curator); Elia Nurvista and Ayos Purwoaji (curators of Biennale Jogja XVI);Reuben Friend (Director of Pātaka Art + Museum); and Rahic Tarif (artist), Chang Chih-Chung (artist), Chiu Chiehsen & Margot Guillemot (artist). The forum will be based in Kaohsiung, Taiwan, with international speakers participating via the internet.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platforms integrated, the intention of this curatorial forum is to shine a spotlight o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Global South.
● Sing up here:
https://forms.gle/ejHGbYVU8pASTuUf8
●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visit ARTWAVE website:
https://artwave.ncafroc.org.tw/
*Precauti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period:
1.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s adopted for this activity. A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 is available on site. Please bring your own 3.5mm three-ring four-section headphones.
2. No meals are served. It is recommended to bring your own eco-friendly cup or bottled water.
3. To enter the venue, you must wear a mask all the way, and sca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at the entrance, measure body temperature and disinfect.
4. If an individual meets the government's definition of autonomous health management targets, or has respiratory symptoms, please seek medical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cuperate at home, and avoid participating in gatherings.
回活動列表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