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0/4(六) {快閃表演} 聑蝶生命故事館敲磚儀式

2025/10/04 - 2025/10/04 本館 103展覽室

 
  •  日期:2025/10/04 
  •  時間:16:00 - 16:30  
  •  地點:《眼球世代藝術奇譚》103展間  
  •  講師:阮永翰/參展藝術家  
  •  參加對象:約20名  


民間傳說中,往生者會化成蝴蝶,在頭七那天回到家人的身邊。只是,有些蝴蝶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牠們在風中迷失方向,停落於陌生的枝頭,直到翅膀上的粉塵被歲月抹去,才悄然消失。

2022 年底,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隨著都更計畫啟動,被迫進入大規模修建。它曾是科技與軍事交織的據點,也是人權記憶長河中的一處暗湧之地;同時,它還是瀕臨滅絕的南部特有外來種──「聑蝶」(Hīnn-iah-á)的重要棲地。這些脆弱而頑強的生命,在廢墟與風聲之間,彷彿承載著某種未被平反的低語。

「聑蝶文教基金會」因此集結地方上殘存的資源,向市府提案,在電信所內設立「聑蝶生命故事館」。這裡將不只是保育之所,而是讓失落的身影、被抹去的名字,重新在光影中顯現的空間。

籌備中的故事館,將透過文創開發、特種保育與人權關懷,把島嶼共同承受的歷史之痛,轉化為地方再生的力量。讓那些以蝴蝶之姿歸來的靈魂,即使無法回到原鄉,也能在此棲息,被記得,不再被風帶走。

【講者介紹】

1987年高雄出生。理型人像與現實肉身的重疊與縫隙,是阮永翰的主要關注。他透過偶、動畫與裝置,回應身體在現實中被切割、形塑、轉化為人的感受性過程。
聑蝶是阮永翰自2022年開始構思製作的虛構生物,他以生長於傷口、形狀宛如人耳與人手的聑蝶為隱喻,試圖轉化海軍白色恐怖時期的回憶與「空缺」,建構一個深入了解歷史和政治之間錯縱關係的切入點。
本次阮永翰規劃了一座「聑蝶文教基金會」,在傷痛記憶、民間信仰、文學創作與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中,尋找空缺在擬人化過程中的投射與變形。


 


【注意事項】
  • 參加本活動需購買展覽票券入場,購票說明詳見本館「參觀票價與須知」。
  •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承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進行活動攝影,且同意將相關影像用於本館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館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等權利。
  • 本館保留更動活動權利,若有相關訊息將網站公告或依現場說明。

報名資訊

  • 報名日期:2025/08/19(星期二)~2025/10/04(星期六)
  • 提供團體報名: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