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商標

Menu

內惟原名內圍,先民渡臺,多以農墾為主;為了防盜,聚落有加以圍柵而居,或以土、石壘為牆垣,或豎竹籬而墾拓者,謂之「圍」,據《高雄市志地理篇》載:「內圍,係清代防匪亂,府縣置兵鎮守保護地方,因而得名,日據時始改內圍為內惟」,經考證,台灣凡以人工築堤儲水或攔截溪流以供灌溉者,均曰「埤」或「陂」。內惟埤源頭為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早期以砂包疊成溝渠,引水至蓮池潭,再引至內惟埤儲存。

內惟原有面積三十二甲,本區除有灌溉便利外,亦種植有稻米、蓮花、菱角、與養魚之利,主要活動為工業與農業生產兩種,工業以合板及製鋼業為主,居民多陳、李、林三姓,祖籍多來自漳洲、安溪與龍溪三地。

二次大戰時日人龍澤任區長〈內惟區〉間,將埤養魚、種植之收入配給區民,後改為民間經營,高雄市第一屆市長謝掙強先生設埤公司,將利潤均分農民。昔日內惟埤四周種植柳樹以為水土保持,民眾過埤需步行,沿著縱貫線鐵路走,方可達彼岸,後經蔡天送議員在今之成都路靠鐵道旁造橋,始便利往來。然而內惟埤經歷年之墾拓,早已失去其本來之面貌。

。內圍包括今鼓山區之前峰、光榮、民榮、民族、興華、內惟、建國、忠正等里,居民多陳、李、林三姓,其祖籍多來自漳州、安溪與龍溪三地,本文化園區位屬高雄市鼓山區龍水里,而今「內惟埤」面貌已失,當前之「內惟埤文化園區」另闢人工湖與水渠,希冀恢復此地原有之水文意象。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