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展覽資訊
首頁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share
你好!我的小屋
2018.04.28 - 2019.11.17
兒美館 101展覽室
參展建築師&藝術家
姜樂靜+金克杰
許家彰+無獨有偶
劉冠宏+唐唐
李瑾倫、官孟玄、洪添賢、湯士賢、蔡坤霖
寫給小朋友
每天,從家中出來。城市裡,這個房子,那個房子。好多房子啊!
人們一直學習建造房子。歷史上,從小房子到大房子,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產生了各式各樣,各種類型建築。沙漠中的金字塔、帕德嫩神廟、萬里長城、羅馬競技場、聖母院、紫禁城……有陵墓;有廟宇;有抵禦城牆;有娛樂場所;帝王居住地。千百年來,它們征服時間,靜靜說著故事。
畫過房子嗎?房子應該長怎麼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可以七橫八豎,歪歪斜斜,時大時小或帶著走嗎?現實中,蓋房子前要設計。設計的人就是建築師。
建築師常和不同的人合作,到不同的地方進行設計案。他們常常會問:蓋什麼?給誰住?建在哪裡?如何蓋……溫帶多雨的台灣適合鐵皮屋嗎?沙漠氣候的房子要怎麼建,才可以躲避高溫與風沙?用玻璃、金屬好呢,還是採用木材、竹子?要想的事情很多。
是啊!造房子,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看看小屋;打開小屋,在小屋裡動動手,散散步,發現一連串驚奇風景。再想想,你想住在什麼樣的房屋?
給家長和老師的話
建築是什麼?簡單講,解決基本「住」的問題,遮風擋雨的庇護所。待克服技術,人類對美的需求,使建築成為藝術。歌德因而讚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建築為何重要?它是圖像符號。金字塔是權力與工藝結合;衛城是城市、政治發展的極致產物;泰姬瑪哈陵象徵不朽愛情;紫禁城體現帝國威權與人文精粹。建築從來不只是棲身,更指涉政治權力、宗教精神、文化思惟及記憶裝載。它是人類文明縮影,社會價值觀體現,美學發展的時代見證。前人因而說,它是「石頭的史書」。
建築有何力量,竟牽動城市脈動,形塑生活狀態?十九世紀,當艾菲爾鐵塔落成之際,受盡嘲諷,作家莫泊桑常在鐵塔上用餐,理由居然是為了躲避。二十世紀初,由凡德羅規劃的住宅區,平屋頂、白盒子,被譏笑為鄉下村落。接著,龐畢度中心開幕,外露的管子激怒了群眾,抗議活動一波又一波。這類經典建築,現今還與我們展開跨時光對話。
只是,建築與生活如此靠近,人們因熟悉常視而不見。本展的目的不在於學習建築語言,認識流派,而是重新點燃想像火焰,激發好奇與熱情。在展場中,透過建築師與藝術家合作小屋,進行觀察、探索與體驗:建築如何傳達訊息。重要的是,建築如何表達空間、場所的靈魂。為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何選用自然材料而非金屬?領略「建築會説話」的原因;以及,在資訊科技發達、環境危機年代,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建築風景。
來我的小屋變變變 !
展場一景
展場一景
展場一景
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
2024.11.23 - 2026.03.01
故事∙集:說說典藏
2024.12.28 - 2025.06.15
展覽預告│行者十步:蔡明亮
2025.05.17 - 2025.08.10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