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國際展覽報你知
黑盒-Tony Oursler
名人談Tony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線上說故事
故事•繪畫 開開門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國際展覽報你知
黑盒-Tony Oursler
名人談Tony
更多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更多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線上說故事
故事•繪畫 開開門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展覽資訊
首頁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share
海外展│
PALACE PARADIS 極樂天堂-台灣祭儀糊紙文化
2019.06.18 - 2019.10.27
園區 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 瑪汀・歐柏雷展館
策展人│朱利安˙盧梭
誰不曾嚮往往生之後仍繼續享受在人間擁有的幸福?
台灣喪葬糊紙祭品的功能即在於此,透過火化傳遞給死者,確保他們在陰間仍擁有舒適的物質享受。在死者往生之後,其親友會購買一些以竹篾紮成骨架、糊上紙的真實物件紙紮替代品,與冥紙(陰間所用的錢)一起燒給死者。從迷你屋厝洋樓到如假包換的奢侈品,這些極為逼真的工藝品絲毫不含糊,不放過任何細節:洗衣機上有排程選單、智慧型手機安裝了專屬「天堂」的各種應用程式,轎車則附上司機。
這些被火苗吞噬的喪葬糊紙沒有留下任何實質的痕跡,然而中國自八世紀以來即有相關文字紀載。它們的作用讓人回想起那些陶製仿造品(明器),從戰國時期(西元前481-221年)開始,各種安置在墳墓裡的明器,用意即在於替死者營造出他生前所熟悉的環境。
這起展覽由法國國家布朗利博物館與台灣文化部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策畫,並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協同展覽製作,將展出一批由新興糊紙店與Skea天堂紙紮特別製作的作品。
不過,可別只關注表象;這些隨著火光消逝的糊紙紙替代品,與消費社會的虛榮心不無關連,然而如此奢華所展現的,是所謂家族以及對祖先之追思的深層價值。
靈厝
等待火化的冥紙與紙紮,聯繫著死者與生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其中並蘊含一古老觀念,即死者所處的世界亦擁有同樣物質偶然性。
此一來自中國的喪葬傳統,在台灣落地生根為一種原創的工藝。台灣糊紙作坊以極為細膩的手法紮製靈厝,因為它必須是最為光彩奪目的祭品。靈厝可以採取現代風格,或是依循傳統樣式,擬仿廟宇的形式,柱子上則有雕花與龍為裝飾。而在靈厝裡,會置放死者的紙糊肖像以及載明房屋所有人的厝契,另有財產清單和家人親友所給的金錢總額,以避免祭品被餓鬼所盜取。
直升機飛越靈厝上空,取代了古老的轎子,將靈魂迎接至天堂。
靈厝/新興糊紙文化/紙、竹篾、布、廣告顏料/2019 (圖片:高雄市立美術館)
樂活家居
即將火化的靈厝裡,有著設備完善、附有家具的各式隔間。這些家居紮紙營造出舒適且功能一應俱全的室內:擁有「家庭劇院」的客廳、衛浴用品、冰箱、泡茶用的煮水壺與茶具…當然少不了像是桌遊或卡拉ok設備。這些紙紮複製品可以廉價購得或是由工廠批發生產,但有些人則會洽詢專業的糊紙作坊行號,依據死者的個性訂購豪華的套裝組合。
饗食
生者以這些財產、金錢與食物來供奉死者,以祈求他們保佑子子孫孫。在喪葬儀式中,死者可以透過火化給他的食物紙紮替代品得到飽食。家裡祭拜祖先的神龕則必須定期以食物祭拜。相反地,若是死者的靈魂備受飢餓折磨或是沒有子孫供奉,則可能化身成餓鬼。
天堂茶室/SKEA天堂紙紮/紙/2019 (圖片:SKEA天堂紙紮)
購物天堂與高科技祭品
一直以來,陰間即以陽世形象為依歸,亦跟隨時尚流行與新興科技。自從西元前五世紀起,埋葬在墓裡用以陪葬死者的陶製明器,即反映出當時的物質文化。那些仿自房屋、馬車或是家僕形態所燒製的明器,如今都典藏在博物館裡,成為昔日生活型態的寶貴見證。
名牌物件的替代品,可以是物美價廉的簡易複製品,或像在這裡所展出的:極為逼真的復刻版,幾乎跟原本用來參考的原型一樣昂貴。手提包、珠寶、晚禮服等等。喪葬紙紮行號提供大量的選擇,這些物件的靈感是來自各大名牌。
這些祭品也理所當然地呼應了時代的尖端:無線耳機、數位相機與筆記型電腦。有些店家提供糊紙平板與智慧型手機,並配備有專屬冥界的虛擬應用程式,諸如「天堂聊天室」。這其中還包含了包山包海的服務比如電器用品保固、家務清潔服務以及無限制提款的帳戶和信用卡。
富貴
私人飛機、遊艇和貼身保鑣,任何讓死者備感尊榮、確保他在陰間擁有高階社會地位的物事都不嫌多。交通工具與冥紙一直以來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在傳統上,我們會在死者嚥下最後一口氣以後,燒給他一匹紙糊的馬或是一頂轎子,附帶紙紮丫環僕人。如今,附司機的豪華轎車則扮演同樣的角色,將死者的靈魂風光體面地接引到天堂。
藉由冥紙或是無額度上限的信用卡這樣的形式,金錢讓死者得以在陰間滿足所需的花費;且能幫助靈魂疏通判官,以免去刑求、償還在陽世所積欠上天的債。事實上,每個生命在出生時,都早有定數,並根據其命盤有其天命與財富。
豪華轎車/SKEA天堂紙紮/紙/2019 (圖片:SKEA天堂紙紮)
大士爺:渡脫餓鬼的鬼王
一個人往生之後,若沒有親友替他舉行喪葬儀式又無人供俸,則可能變成餓鬼。這些危險的魂體通常會在陽世之人的夢裡作怪,帶來災難與病痛。每一年中元節的祭品與糊紙,便是為了安撫這些孤魂野鬼。
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一種特殊化身,菩薩亦稱覺有情,因其渡化眾生的悲心願力而留在凡世。大士爺頭生二角、青面獠牙的扮相以及不時從口中噴出的火焰,為的就是嚇阻孤魂野鬼進而鎮住他們。他通常身披盔甲,背後插滿令旗,一派威嚴端坐台座上。而大士爺糊紙因法力無邊不可留存,必須在普渡之後焚化,他會將那些遊蕩的亡魂帶往地獄或天堂。
大士爺//新興糊紙文化/2019 (圖片:高雄市立美術館)
從喪葬儀式到祖先祭祀
喪葬儀式之後,死者即成為祖先,其靈魂將棲息在寫有其姓名的牌位裡,置放在家中的神龕,如常接受子孫焚香祭拜,供奉以食物、鮮花。理想上,牌位會放置在一個讓祖先容易看到其子孫日常活動的地方。從牌位上書寫的名諱,我們知道這裡供俸的是一位先太夫人。
在台灣一如在中國,死者死後的處境與變化所彰顯出來的,是道教、佛教、儒教與民俗等信仰系統的共存與彼此影響。一個人擁有兩個靈魂,第一個於死後留在肉身,而第二個靈魂則是不朽的,可被視為一種生命能量。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死者生前的善惡所作所為決定他的轉世。對儒教來說,死者成為子孫所尊崇敬仰的祖先,讓社會秩序得以安寧;而道教則追求永生及與普遍存有(道)的合一。至於在民俗文化裡,死者可能會轉世投胎、成為祖先或者永恆不朽,抑或三者同時並存,這之間毫無衝突。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策劃單位: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文化部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
贊助單位:瑪汀・歐柏雷基金會
策展人:朱利安・盧梭 (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亞洲文明部策展人)
執行製作: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出創作:新興糊紙文化(張徐沛、張陳阿欵、張宛瑩、張徐展、詹昱筑)、
SKEA天堂紙紮
展覽日期:2019年6月18日至10月27日
展覽地點: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 瑪汀・歐柏雷展館
開幕:2019年 6月17日 18:00~21:00
延伸閱讀
TATTOO 刺青—身之印
延伸閱讀:
黑湧 林純用創作個展
2023.09.02 - 2023.12.24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2023.02.25 - 2024.09.08
KSpace 高雄實驗場│轉回─自寬自若 鄭淑汝
2023.08.26 - 2023.10.15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