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斯卡.桑蒂安,《樹難》, 螢幕截圖,圖片由藝術家提供,2023
奧斯卡.桑蒂安 《樹難》
2022-24
衛星資訊、即時生成碼、4K 錄像投影(無聲)、LCD 螢幕
由 Cryptical LAB 與以下的夥伴合作開發:René Martínez (使用者經驗設計) | Tuan Perera (編碼) | Ellie Young (社群建立) | Agustin Dondo (區塊鏈程式) | Wilbert Vogel (GPT3 訓練) | Christine Hvidt (網站設計) 迎接我們進入展間的作品《樹難》,是一個結合人工智慧與生態學的裝置,即時反映生態破壞的現況。當衛星偵測到森林火災時,作品中的AI 系統會即時為這片即將消逝的森林生成一首詩。這些詩將被轉化為數位動畫,投射在屏幕上,形成持續不斷的環境損失敘事。每一首新詩都標誌著一個獨特的火災事件,並在投影旁的小型 LCD 螢幕上記錄其位置和日期。《樹難》作為氣候挑戰的深刻記錄,提供我們一種富有想像力的視角,沒有過度的道德說教而是倡導一個包容性的生態框架,無縫融合了「自然」和「人工」領域,在生與滅的永恆舞蹈中交替前進。
奧斯卡.桑蒂安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和厄瓜多基多之間的 ANTIMUNDO 工作室的創始人。他的創作實踐正是源於「Antimundo」(反世界)這一概念,一個科學、小說和非人類視角匯聚的控制論矩陣。 奧斯卡於 2011 年在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雕塑系獲得 MFA 學位。他曾是美國戴維斯人工智慧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荷蘭高級研究院(NIAS)的研究員,現任荷蘭阿姆斯特丹 De Ateliers 的顧問。他曾在多個機構駐留,如荷蘭的 Jan van Eyck 學院、義大利的 Ratti 基金會、英國的 Delfina 基金會、荷蘭萊頓天文台和美國的 Skowhegan 藝術學校。 他的個展包括墨西哥當代藝術博物館(MUAC)、荷蘭 Kunstinstituut Melly、荷蘭 Radius 當代藝術中心、英國 Copperfield 畫廊等。他的聯展則包括美國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LACMA)、日本橫濱三年展、德國杜塞爾多夫 NRW 論壇、韓國松隱藝術空間、中國美凱龍藝術中心、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等。 藝術家連結:https://antimundo.org/works
2
羅智信,《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現場裝置細節,攝影:吳其育,2024
羅智信 《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
2024
燒過的污水污泥被塗在由夾板、五金件、石膏、金屬網、紗布和物件所製成的隧道狀結構上(有添加品質改良劑:牡蠣粉、火山黏土、草木灰)
出生於台灣苗栗,在台北生活與工作,其創作實踐圍繞著對於多種傳統和非典型材料的實驗,從陶土、樹脂、金屬、日常物件、食物、化學材料、香味中,去探索再現世界裡所隱含的精神性與人類況境。他關注生產架構與模式所衍生的認知經驗,擅長捕捉日常生活間不穩定的、虛幻或甚至妄想的時刻。國內外展覽經歷豐富,展出地點包括:新北市立美術館,新北市(2024);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1);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2021);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台北當代館,台北(2019);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2018);亞洲文化殿堂,光州(2017);時代美術館,廣州(2017);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4);皇后美術館,紐約(2013)。 藝術家連結:https://www.luojrshin.com/
黃鼎云、陳業亮 ,《半睡半醒,生死微微》, 現場裝置細節,攝影:吳其育,2024
黃鼎云、陳業亮 《半睡半醒,生死微微》
穿戴式互動雕塑:數位印刷、縫製與編織後的各色織品、呼吸與溫度感測器、LED 燈、音響
設計師:Kookped Studio
程式開發工程:Tanis Phongpisantham 以真菌在生物界中轉換生死的角色與溝通傳導功能為發想起點,延伸對死亡、睡眠、休息等不同代謝狀態的奇想與探索。計畫探索動物冬眠中的身體如何維持其在自然萬物間無聲的聯繫與網絡,邀請觀眾以表演性的姿態在展場內練習各種休息方案。穿戴式雕塑採枯木、菌絲體造型,讓觀眾著裝體驗另類的體感,不同姿勢延伸感知系統,隨著抽象指示調節身心。 黃鼎云 藝術家、劇場導演、編劇、戲劇構作。明日和合製作所共同創作。作品形式多樣,以共同創作、空間回應與跨領域實踐為核心。曾受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等機構支持與委創。 曾受邀於布魯塞爾藝術節(Kunstenfestivaldesarts), 柏林高爾基劇院秋天沙龍、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劃(ADAM)、雪梨Liveworks 實驗藝術節、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新加坡 Dance Nucleus 等擔任駐節(村)藝術家、協作者、協同策展人。 陳業亮 Henry Tan 陳業亮是泰國 FREAK 實驗室、metaPhorest 日本的成員以及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 CGSB 的研究員,他探索生命與模態之間的界限。他研究合成生物學、混合現實、腦刺激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如何模糊真實與模擬之間的界線。他的工作深入探討生命如何適應並應對由氣候變化、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等因素形塑的不斷變化的環境。作品通常透過特定場域和脈絡來進行操作,媒材運用靈活。最新的作品系列以觸覺、嗅覺探討人類的記憶與意識如何轉換在未來的複製人實驗室中。他最近的研究聚焦於以睡眠作為棱鏡來理解和探討生命、社會、文化和技術。 藝術家連結:https://www.henryandpartners.com/
妮可.勒希里耶,《那個大耳朵的》,攝影:Juan Necochea,2023
《那個大耳朵的》
2023
聲音雕塑,由矽膠、密集板、微電腦控制器、電腦、電機組件、吉他音箱所製
助理:駱若瑀、陳世瑋、Jessie Mindell、Devin Murphy 《那個大耳朵的》是一種振動膜麥克風,它能與空氣中的聲波、風的輕撫、地面的震動以及人類和非人類實體的接觸所引發的震盪進行互動。與典型的麥克風不同,這個裝置不會將信號隔離,而是將它們融合成一種無法分離的集體噪音——一種錯綜複雜的聲音混合體。作為一個噪音麥克風,它探索的是難以理解的詩意,而非精確的測量。通過故意混淆信號,它挑戰僵化的範式,鼓勵我們重新解讀關係動態和敘事。這種方法引導我們關注替代編碼,加深我們與振動現實的聯繫。它促進了在多樣環境中的集體即興創作,擁抱與觀眾、空間、當地音景、自然元素和無形力量的互動。 妮可.勒希里耶 Nicole L’Huillier 妮可.勒希里耶是來自智利聖地亞哥的跨領域藝術家和研究者。她的實踐專注於探索聲音和振動作為建構材料,以深入探討代理、身份、集體性以及如何展開振動性的想像。她的作品形式眾多,包括裝置、聲音/振動雕塑、特制的(聆聽/或發聲)裝置、表演、實驗性作品、膜狀詩歌和寫作。她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媒體藝術與科學博士學位(2022年)。 她的作品曾展出於第 60 屆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2024年)、伯爾尼美術館(2024年)、上海明當代美術館(2023年)、斯圖加特 ifa 畫廊(2023年)、聖地亞哥媒體藝術雙年展(2023年、2021年、2019年、2017年)、巴登巴登國立藝術館(2022年)、柏林Transmediale(2022年)、林茲 Ars Electronica(2022年、2019年、2018年)、智利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MAC,2022年)、第六屆烏拉爾工業雙年展(葉卡捷琳堡,2021年)以及第16屆國際建築展——威尼斯雙年展(2018年)等。 藝術家連結:https://nicolelhuillier.com/
5
塔尼亞.坎迪亞尼,《潮汐編舞》錄像截圖,圖片由藝術家提供,2023
塔尼亞.坎迪亞尼 《潮汐編舞》
雙頻道錄像裝置,立體聲,24’ 20’’
完整影像製作團隊與致謝對象:
Film Crew: Steve Hall, Shane Joyce, Wojciech Kwiatkowski, Shane Serrano.
Editing: Ollin Miranda.
Audio Recording: Mícheál Keating, Caimin Walsh.
Music: Pól an Eas
Played by Diarmuid O’brien- Plassey Air Written and Played by Padraig O’donoghue
Voiceover Joanne Ryan
Irish Language Consultant Manchán Magan
Performer: Jean Mcglynn
Swimmers: Amy Adams, Elaine Buckley, Noelle Cox, Nuala Culhane, Ronan Culhane, Theresa Culhane, Maura Cullinane, John Egan, Juliette Egan, Victoria Egan, Agnes Fitzgerald, Carmel Fitzgerald, Marie Fitzgerald, Nora Fitzgerald, Norma Harnedy, Ailbhe Healy, Eileen Healy Mulvihill, Fergus Healy, Rachel Healy, Siobhán Healy, Conor Henderson, Grace Holly, Bernadette Kelleher, Aisling Kennedy, Mai Kennedy, Úna Kennedy, Aoife Norah Lyons, Máire Lyons, Betty-ann Mcsweeney, Tríona Mulcahy, Caoimhe Mulroe, Sinéad Mulroe, Geraldine Mulvihill, Thomas Mulvihill, Eva O’connor, Pat O’connor, Sarah O’connor, Maria O’mahony, Owen O’shaughnessy, Helen O’sullivan, Sarah Prendiville, Ann Riordan, Alan Ruttle, Lisa Ruttle, Geraldine Shine, Kate Sweeney, Siobhán Sweeney, Ann Wallace, Edel Wallace, Jennifer Woods.
Acknowledgements Conway’s, Glin Community News, Gli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Glin Men’s Shed, Glin Tidy Towns, O’shaughnessy’s, out and about in Beautiful Glin, the Community of Glin. 受到格林村的生活節奏脈動和附近香農河口潮汐律動的啟發,藝術家被當地泳者在滿潮時前往水邊的日常儀式所打動。作品《潮汐編舞》精細地編織了空中和水下的畫面,捕捉高低潮的瞬間,並結合了田野錄音和傳統愛爾蘭旋律。與當地藝術家合作,融合了音樂、口語和身體表演。在動人的結局中,藝術家與社區中超過五十名泳者共同參與,為影片增添了多樣的視角和經驗。這種多重手段揭示了複雜的模式、視角的轉變以及對格林村及其潮汐景觀的生態織錦的深入見解。 塔尼亞.坎迪亞尼 Tania Candiani 1974年出生於墨西哥市,現居於此。她的作品核心之一是對翻譯這一概念的擴展,通過使用視覺、聲音、文本和象徵語言將其延伸至實驗領域。她的許多計畫考慮了聲音的宇宙和聆聽的政治,將其作為一種能夠擴展和改變人類及非人類感知的工具。她的工作中的基礎關照與女權主義政策和實踐有關,將其理解為一種共同的、情感的和儀式的經驗。 她的創作通常涉及各個領域的跨學科工作小組,企圖鞏固了藝術、文學、音樂、建築、科學和勞動之間的交叉點,並特別強調祖先的知識和技術、技術以及它們在知識生產中的歷史。她是墨西哥國家藝術創作者系統的成員,曾獲得古根海姆藝術獎學金、史密森學會藝術家研究獎學金;並在瑞士日內瓦的CERN藝術計劃中擔任駐地藝術家。2015年,她代表墨西哥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她的作品在國際上的博物館、機構和獨立空間展出,並且是多個重要的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一部分。 藝術家連結:https://taniacandiani.com/en/
6
吳其育 《薄膜史:無主數據》
單頻道錄像,12’ 30’’ ,與文件檔案
導演:吳其育
攝影:許博彥
底片攝影:張若涵
製片:周欣
生成式視覺特效:樊卓鏗
音樂:馮志銘
特別感謝:綺緣樟腦精油觀光工場(原東華) 本作品企圖在 AI 影像生成的年代,關注媒體歷史、技術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流變,尤以數位原生角度,抒發對於自然環境可能的鄉愁作為發想起點。在日治時代,台灣樟樹造林產業曾隨著二十世紀影像的物質歷史與工業需求蓬勃成長,然而在合成樟腦普及後,作為賽璐璐影像膠卷的原料樟腦、以及樟樹林業亦隨之式微。而今日的媒體發展趨勢,不只從類比到數位,更在 AI 技術加持下,又將把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推向何方?作品預計將以完整四個章節的論文電影來深究台灣山林與媒體理論間的特殊在地關係,於本展中首度發表其一篇章與檔案文件,演示生成式數位森林以及影像背後的數據角力。 吳其育 現居台北。作品的基本關懷在於找尋如何在被技術-資本主義摧毀的廢墟中重建人、事物、動物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重要個展包括:「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23)、「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台灣,2021)。曾參與聯展:「液態之愛」(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2020);上海雙年展:禹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2018);「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2018);「黯戀」(Para Site,香港,2018);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2016)。並曾駐村於荷蘭皇家藝術村(阿姆斯特丹,荷蘭,2014–2015)。 藝術家連結:https://www.wuchiyu.com/
吳松吉 《時間合奏》
多媒體裝置:雙頻道錄像裝置、竹製雕塑、牆面文字「宇宙不是局部真實的」 錄像作品由《時間合奏:ร้อยกรองกาล》(泰國雙年展,清萊,2023)所委任製作的版本再度發展而來。 《時間合奏》(2024)由曼谷 Gallery VER 支持製作。 「宇宙不是局部真實的」是 202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報導於科學人期刊上的標題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泰文翻譯採自 Sophia Publishing。 製作團隊 點雲動畫:ddmy studio 竹製雕塑 : Bhirawut Mudmai 牆面文字設計 : Natthorn Tansurat 藝術家長年不倦提問關於宇宙間時空物質的面貌以及表象之後的真諦,同時由哲學、佛學、天文、物理的角度進行探索,並以流動的藝術語言來回應。影像中的形象為分屬泰北、印度、中國、西藏等地不同古文明中的時間之神面貌,採粒子轉化的過程象徵時間的更迭輪迴。來自泰北高原地區的傳統竹編雕塑則表現了空間形式。而量子物理學的重要新發現,則直接以文字轉述物質在被觀測之前不具有特定屬性之意。這個多媒體裝置輕巧地呈現了一種特定的時空物質觀測方案,暗示了在此時此地宇宙對我們展開的樣貌。 吳松吉 Chitti Kasemkitvatana 出生並現居曼谷的藝術家、獨立策展人和教育家。他的藝術實踐方法經常運用檔案碎片,以及空間實踐相關的研究。他採用新唯物主義的視角,專注於在社會文化歷史中交纏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讓各種領域變得「多孔隙」的時刻,並為了以對話、碰撞以及衍射的形式來研究事物的匯合,他的藝術操作往往通過物件去傳遞集體記憶,以及在社會時間建構的積極過程去轉換訊息。 他的作品曾在國內外機構展出,如曼谷的 Silpakorn 大學藝術中心、布拉格的 Futura 當代藝術中心、巴黎的龐畢度中心、柏林的 daadgalerie、斯特拉斯堡的 CEAAC、廣州的時代美術館、巴黎的 Le Plateau、紐約的 Art in General、維也納的 Succession、波爾多的 CAPC 和紐約的 PS1。最近的展覽包括 2024 年第 60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附屬活動《The Spirits of Maritime Crossing》(Palazzo Smith Mangilli Valmarana);2023 年泰國雙年展(Wat Pa Sak和National Museum Chiang Saen);2022 年曼谷藝術雙年展(The Prelude: One Bangkok);2021 年《The Tenebrous Spiral Staircase of the - 》(Gallery VER);以及2019 年《烏鬼》(台北MOCA)。 藝術家連結:https://kasemkitvatana.tumblr.com/
余欣蘭 《揹獵物的女人》
紀錄片,單頻道錄像,69’
文本,《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影像所編織的訊息
Posak Jodian
2023 導演以紀錄片的形式講述其母Heydi Mijung作為太魯閣族部落裡唯一的女獵人的故事,她如何突破傳統性別禁忌又同時遵循祖訓Gaya,其身上所傳承的傳統原民狩獵文化存有豐富的生態學養知識。獵人的工作角色並非單純獵捕動物餵養家人,Heydi 更是細膩的觀察者、守護者,她的生命史與家族傳統獵場的山林緊密相繫,並收存了其中各種動植物的生命脈動、山野知識,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互惠共棲的文化智慧。 余欣蘭 Rngrang Hungul 花蓮縣太魯閣族人,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創作以長期地田野影像為基礎,關注族群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為出發,擅長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將部落中的日常處境與親密的個人經驗轉化為創作元素,以此辯證出個體在當代社會中重新連接傳統文化的定位與方法。 余欣蘭從《Mgaluk Dowmung 正在連結銅門》延伸出女獵人系列支線,記錄母親走入山林狩獵過程,完成兩部作品《我是女人,我是獵人:筆記版》與《山上的人》,並製作《揹獵物的女人》紀錄長片,持續關注當代原住民的狩獵議題。2022年《我是女人,我是獵人:筆記版》獲得「MATA TIFF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新視野影像競賽首獎;《山上的人》獲得「花蓮短片創作獎」最佳導演獎、評審團特別獎等獎項。榮獲第六屆 2023 Pulima 藝術獎視覺藝術首獎。 藝術家連結:https://rngranghungul.wordpress.com
派翠西亞.多明格斯,《植物矩陣》,現場裝置紀錄,攝影:吳其育,2024
派翠西亞.多明格斯 《植物矩陣》
2021–22
多媒體裝置:4K 單頻道錄像,21’12’’
影像內容由 Screen City Biennial 與 Cecilia Brunson Projects 委任製作
燈光裝置:台灣勁亮光電有限公司
竹結構造型:張鈞博
Film written, directed and edited by Patricia Domínguez.
Camera and direction of photography: Emilia Martín
Assistant camerawoman and sound recording: Ce Pams
Music: Futuro Fósil
Microscope images by Ce Pams and Patricia Domínguez at
Fernán Federici’s Lab.
Actress: Claudia Blin and Pedrito the bird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green shield: Taller Dínamo
Design and 3D animation: Alvaro Muñoz and Valentina Maldonado
Post Production Thomas Woodroffe
VFX Animations Thomas Woodroffe and Simón Jarpa 《植物矩陣》是一個植物科幻錄像裝置,重新建立與非人世界的交流,呈現植物宇宙的願景與智慧。作品結合了實驗民族植物學、南美量子哲學和有機技術,挑戰人們的感知並探索植物和精神領域。藝術家汲取了她在秘魯馬德雷德迪奧斯的受人尊敬的治療師Amador Aniceto(被稱為「宇宙動植物總醫師」)的學徒經驗,受其神秘見解啟發,她展開了一段與網際網絡斷連、並與植物矩陣連接的旅程。該裝置詩意地揭示了我們與地球意識及非人類語言的相互聯繫。在此次的《植物矩陣》版本中,藝術家創建了一個造夢台,讓參觀者可以躺下接受曼陀羅花的指引,這種花屬於茄科,被稱為天使號角,以其驅動夢境的力量而聞名。 派翠西亞.多明格斯 Patricia Domínguez 多明格斯出生在智利聖地牙哥,現居普瓊卡維。藝術家汲取了神話、符號、儀式和治療實踐,通過各種媒材,將藝術想像力與民族植物學的實驗性研究結合起來。她的多層次藝術方法受到廣泛教育和研究的影響;她在紐約 Hunter 學院獲得 MFA 學位,並擁有紐約植物園的植物插畫證書,曾在 CERN 進行量子物理學、非局域性和糾纏的學習,以及在秘魯向植物治療師學習並研究有關植物世界互連性和多物種精神的信仰。她也是 Studio Vegetalista 的創始人,這是一個智利的民族植物學實驗平台。 最近的展覽包括 2022 年紐約新博物館的 Screen Series,倫敦 Wellcome Collection 的 Rooted Beings,參加了 2022 年柏林 Screen City 雙年展和 2021 年光州雙年展。她在 2020 年獲得了CERN 的 Simetría 駐村獎項,並在 2022 年獲得了 Beca Botín 獎。 藝術家連結:https://www.patriciadominguez.cl
10
徐世琪,《宇宙急 Call》,錄像截圖,2019,圖片由刺點畫廊與藝術家提供,攝影:Cheung Chi Wai
徐世琪 《宇宙急 Call》
2019
單頻道錄像裝置,12’ 43’’
單頻道錄像 5’ 03’’ 藝術家長年探索身體政治議題,檢視科學技術對於人類文化的影響與啟發。作品圍繞著病毒的起源與真相,以香港的疫情史作為背景,科幻敘事美學展開觸及天文學、醫學、歷史文獻的探索,並引據中醫論述、古代宇宙起源說等,建立對病毒的不同認識論,揭示除了主流西方醫學論述以外的多重信仰系統。藝術家以表演形式在錄像結尾為自己注射不同病毒,象徵讓其批判性回歸身體性的實踐之上,喚醒我們身體和宇宙之間的聯繫。 徐世琪 徐世琪現居香港,藝術創作透過形態的蛻變、轉變與混合,關注身體的感知與表象。她以研究為基礎的創作時常以繪畫、錄像、髮絲刺繡、表演及裝置的等形式呈現,檢視人類存在與技術發展間的相互關係。交織著虛構與現實的錄像散文和文本是她作品中的核心元素。徐世琪的創作關注醫藥學歷史,並質疑生物醫學的主導論述,她的作品持續思考著科技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影響。 2022 年,徐世琪被M+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委任參與第59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呈現 《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2019年,徐世琪被 Wellcome Collection 特別委託參與《疫症都市》的計畫,並於在香港大館由郭瑛策劃的展覽《疫症都市:既遠亦近》呈現有關的作品。徐世琪的作品曾於多間主要國際博物館和機構展出,近期展覽包括赫爾辛基芬蘭城堡的 《喂!拜拜你條尾!》(2021)、墨西哥 Museo Universitario Arte Contemporбneo的《Sala10》 (2020)、紐約 The Drawing Center 的 《100 Drawings from Now》(2020)、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緊急中的沉思》(2020)。2013年,她出版首本藝術家小說《Berty》;於2017年,她編緝了科幻小說選集《暗流體》,以科幻作為社會批判的工具。
11
法蘭達.巴瑞托,《觀測儀》,局部細節,圖片由藝術家提供,2019
法蘭達.巴瑞托
《觀測儀》
刺繡織品、鉛、木 藝術家從一項對大氣運動進行的長期研究內容中發展出本系列作品,探索人類生活、文明與氣候的關係。這套精巧的布面旗幟,繡有氣象預報符號圖示及漁具配重。這些代表氣流、鋒面等的通用圖樣在我們的日常中總提供我們對於氣候變換的想像,其中颶風圖案的由來淵源已久,在前殖民時期於加勒比海地區象徵神明。展覽借這套觀測儀,預測將至的天候。 法蘭達.巴瑞托 Fernanda Barreto 於 1988 年出生於巴西聖保羅,現居墨西哥城。藝術家、翻譯家及文化經理,對批判性、集體性及社會性思維實踐深感興趣。多年來,她的研究集中在追尋、觀察、追蹤及聆聽風,並創造各種裝置召喚身體接近這一現象。 目前她正在墨西哥 FAD,UNAM 攻讀視覺藝術博士。她是 UNAM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雙年展《要求不可能》(2020)的策展人。她是拉丁美洲同理心教育網絡的成員。她曾獲得 Jumex基金會贊助(2024),Adidas Border 獎學金(2015)和 Casa Vecina 文化駐村計劃(2016)。她的作品曾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美國、哥斯達黎加和紐西蘭等不同國家展出。 藝術家連結:http://fernandabarreto.com
康雅筑,《藍色海靈》, 現場裝置紀錄,攝影:吳其育,2024
康雅筑 《藍色海靈》
2014
棉布、攝影藍曬顯影、棉線、羊毛、海廢、竹,線繩 翱翔於空中的風箏裝置,造型似飛鳥、似魟魚,同時將觀眾的視線遠遠帶往天空與海底。藝術家運用傳統攝影感光手法以及太陽光的能量,將收集到的海廢物、塑膠碎塊、生物骸骨等物件輪廓顯影到布面上製成風箏。作品詮釋出人為技術與自然力量合作的方式,並具體描繪出人類世的特殊海灘景色,在塑膠垃圾、污染與死亡意象的拼貼裡,牽動我們對科技本質與海洋環境的省思。 康雅筑 生於並現居台灣台北,作品媒材包括雕塑、現地裝置、環境藝術、編織、錄像、繪畫等,透過田野採集與推測想像對文化與社會現象進行考察,探討紡織文化、技藝與勞動、生活狀態、遷徙史、經濟貿易與社會結構,反思現代化之於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衝擊與改變。 近年活躍於國際各大重要機構展覽與雙年展,重要展出包括英國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er)、葡萄牙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波蘭羅茲國際壁掛三年展、日本中之条藝術雙年展等。曾獲 2008 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等多項國際藝術駐地創作計畫獎助金而得以於多文化中進行調查。作品獲文化部藝術銀行與芬蘭韋斯屈萊美術館收藏。 藝術家連結:https://yachukang.com/home.html
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大米釀造姐妹製造:我們的循環系統聯盟》,現場裝置紀錄,攝影:吳其育,2024
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 《大米釀造姐妹製造:我們的循環系統聯盟》
複合媒材(繩索、紙、牆上絹印、木作)
單頻道錄像(無聲)50’’
《海藻包》(於美術館商店展示):藻膠、黃山梔子、洛神花、甘油、糖、鳳梨乾、玻璃罐、紙、鋁盒)
《海藻包》由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wingwing.home、海民海共同研發、設計
《海藻包》由呂岱如、陳世瑋製作
錄像動畫:KAY
English version of installation contents 這是一場生態與經濟結盟與循環的探索,展現與海洋建立社群的一個提案,並以台灣在地石花菜海藻作為生質塑膠的DIY教學包的原料,邀請觀眾透過與我們的皮膚、微生物、時間、環境的接觸,來創造全植物性、可分解的塑膠,除了創造可以供日用的生質塑膠,也邀請觀眾以自身的身體作為分解與消化場,在使用之後、自行食用分解處理。藝術團體長期關注生態議題與社群建立,思考在不同的跨物種群體之間提出彼此轉化、依賴、永續的路徑。 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 Rice Brewing Sisters Club 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是一個於 2018 年成立的藝術家集體,他們以「社會發酵」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進行試驗。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以參與性實踐為特點,涵蓋視覺藝術、表演、創意寫作、口述歷史、生態思維以及阿姨智慧,致力於創建協同網絡,提供未來的經濟和生態視野。近期展覽包括在首爾市立美術館(2023-4)的《大米釀造姐妹製造:關於我們》,在韓國現代和當代美術館的 Project Hashtag 2023(2023-4)中的《全共生體星系》,以及在釜山雙年展 2022(2021-2)的《海洋植物,赤手空拳,糾纏的礁石》。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錄像截圖,圖片由藝術家提供,2024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 《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
數位 HD 錄像(立體聲),16’ 30’’
本計畫由 CIICA UFRO 與 Centro NAVE 支持製作
石頭由辛佩津收集,來自花蓮斷層帶河谷
完整影像製作團隊:
Audiovisual production team: Pascual Mena, Thomas Woodroffe,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Choreographic Direction: Bárbara Pinto Gimeno
Costumes: Mou Studio
Performers: Daniella Santibañez, Ale Miller, Paulina Vielma, Barbara Pinto Gimeno,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Sound sculptures: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Musical composition: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Sound Post production: Michel Poblete and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通過非科學的視角探索構造板塊的詩意敘事。此作品創意性地重新詮釋地質概念,從感官和情欲的角度來理解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之間的關係,並將地震視為張力與欲望的表現。這個互動作品邀請觀眾通過動作、觸摸、姿勢和聲音來描繪隱喻這些地質互動,而不僅僅是科學地展示這些現象。這個裝置作品是「納斯卡/南美洲三部曲」的第二章,藝術家的創作關注南美洲板塊,想像它由於支撐安第斯山脈而保留了空氣的記憶。視頻裝置展示了舞者們的動作序列、來自不同安第斯地區的影像、手工製作的大型陶笛以及原創的聲音組合。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 Constanza Alarcón Tennen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生活和工作於聖地亞哥和波士頓之間。她對跨材料對話感興趣,創作媒材包括聲音裝置、視頻、雕塑和表演等。 她畢業於智利天主教大學(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的美術學士學位,並於 2015 年獲得耶魯大學的雕塑碩士學位(MFA)。她的作品在國際上展出,包括在 PS122(紐約)、Patricia Ready畫廊(聖地亞哥)、El Dorado(波哥大)、第十三屆新媒體雙年展(智利)、薩爾茨堡工作室(林茨)、波恩藝術家論壇等地的視頻放映、集體和個展。她曾參加多個駐村計劃,如佛蒙特工作室中心(VT)、Delfina 基金會(倫敦)、B.A.S.E Tsonami(瓦爾帕萊索)、和布朗克斯博物館(紐約)的 AIM 計劃。除了藝術實踐,康絲坦薩也從事教職。 她最近與 Otra Sinceridad 獨立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她的首本詩集作為藝術家書籍。 藝術家連結:https://www.alarcon-tennen.com/
15
法蘭達.巴瑞托 《每針縫線》
2022
織品
法蘭達.巴瑞托與丹桑切迪.婓
《滿肚響鈴》
單頻道錄像,HD(有聲),12’ 34’’
表演:林欣儀、趙庭寬
製作:朱家陵、陳世瑋 作品以輕巧又戲劇性的姿態在人體與大氣的交互運動中,表現出變化萬千的張力。藝術家穿著一套能夠充分表現風力的訂製服裝,在各種背景條件變因下測試並翻譯風的語言,該服裝將身體包裹變形,並帶動身體隨風運動。身體在這個狀況下,不只在單一軸心上進行平衡,而是展開多方向的協商,形變成抽象性的多細胞生物;看似獨舞的表演形式,藝術家卻將觀者的注意力導向各種共時的環境細節之中。 法蘭達.巴瑞托 Fernanda Barreto 於 1988 年出生於巴西聖保羅,現居墨西哥城。藝術家、翻譯家及文化經理,對批判性、集體性及社會性思維實踐深感興趣。多年來,她的研究集中在追尋、觀察、追蹤及聆聽風,並創造各種裝置召喚身體接近這一現象。 目前她正在墨西哥 FAD,UNAM 攻讀視覺藝術博士。她是 UNAM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雙年展《要求不可能》(2020)的策展人。她是拉丁美洲同理心教育網絡的成員。她曾獲得 Jumex基金會贊助(2024),Adidas Border 獎學金(2015)和 Casa Vecina 文化駐村計劃(2016)。她的作品曾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美國、哥斯達黎加和紐西蘭等不同國家展出。 藝術家連結:http://fernandabarreto.com
16
蘇郁心,《複數水》, 現場裝置紀錄,攝影:吳其育,2024
蘇郁心 《特殊水,複數》
單頻道錄像裝置,HD 彩色(有聲),18’ 38’’, 循環播放
4 張測試晶圓片,以 3D 列印載具呈現:直徑 30cm,印有黑白海洋觀測衛星影像
黃色透明中空版及木框,尺寸因場地而定
《化學之泉》
單頻道錄像,HD(無聲),黑白,1’ 03’’ ,循環播放
《台積電的社會水循環》
2023/2024
卡典西德刻字與數位印刷,尺寸因場地而定 台灣稱之為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產業,對水資源的高需求鮮為人知。晶圓片生產所需大量水源對純淨水質的要求則更甚人類飲用水標準,而台灣本身的環境條件與氣候變遷等因素也為其生產線穩定性提供了可能更甚地緣政治因素的變因。該現象引起蘇郁心的關注,她長期研究水女性主義,以劇情片拍攝的方式,描述台積電在新竹地區的水網絡,以及其所擴及的層層複雜人文地理關係——在鏡頭的細膩描繪中,水不只是物質資源,也是各種情感記憶的載體。 蘇郁心 蘇郁心現居於德國柏林的藝術家及影像工作者。她運用散文電影、錄像裝置的藝術研究反映了對生態的關切,及人類與非人類交會的批判性基礎設施的探究。蘇的藝術實踐以研究為導向,並涉及田野工作來調查水的政治生態學。 蘇於萊比錫藝術學院取得藝術文憑,並獲頒第26屆德國聯邦藝術學生獎。她的作品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雙年展展出:德國波昂聯邦藝術館、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釜山當代藝術館、台北雙年展2020及2023、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柏林世界文化宮等。蘇的錄像作品曾入圍漢堡短片影展及EXiS 首爾實驗電影與錄像影展國際競賽單元。 藝術家連結:https://www.suyuhsin.net/
17
lololol,《修行》, 現場裝置紀錄,攝影:吳其育,2024
lololol 《修行》
4K 影片、音響 藝術家選擇了本次展場中最為狹長封閉的樓梯空間,以特定場域的聲音裝置來與觀眾進行身體與空間的探索行動,希望在上下樓梯間的動態中鼓勵大家停頓、來回、反覆性的行進來思考爬樓梯這樣的行為及其隱喻。爬樓梯作為一個基礎的修行練習,在重複的運行之下能進入沈思冥想,而同時,從計算機科學的觀點來看,其動作也被斐波那契數列所規範著。藝術家透過數列重新解構與編排武俠音景,豐富空間的感受質性,並讓這個日常不過的行為,在作品的聲音引導下被賦予更多省察意識。 lololol lololol 是循環的笑聲,0 與 1 構成無盡陰陽變化,同時演示電腦語言的基礎脈動。lololol 時而喜出望外、暗自竊喜、或喜怒不形於色。lololol 悠遊於虛實之間的地平線上,不受限於制定的文化邏輯或角色扮演,時而發出的滄海一聲笑。 藝術雙人組 lololol 由藝術家張欣、林亭君於 2013 年共同發起,作品關注科技對於當代生活的感知影響,透過混合媒體、錄像、工作坊及擴延電影跨域表演,探問身體哲學和人類與機器的認知程序和進程。2020 年兩人共同創立了「未來道」非營利藝術團體,旨在進行更多集體合作與多元領域的創作。長期項目「Future Tao」以實驗性的藝術實踐重新思考亞洲哲學、身心技術觀念與醫學身體系統的詮釋。 藝術家連結:lololol.net
18
王永安,《皮膚考:幽靈變數》,錄像截圖,圖片由藝術家提供,2024
王永安 《皮膚考:幽靈變數》
雙頻道錄像裝置,HD 彩色(有聲),13’ 59’’
導演/腳本/編舞/心智皮膚譜記/表演:王永安
副導演/拍攝:迪娜.卡拉曼
剪輯:迪娜.卡拉曼、王永安
聲音:王永安、Eleven Multilingual v2 model
音效混合:盧之浩
這部電影靈感來自藝術家在國立中央大學人類記憶實驗室和陽明交通大學大腦與學習實驗室進行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藝術家提出一則迫切提問:AI 有皮膚嗎?在人類身體與演算世界越來越緊密扣合之際,我們如何分辨自體感知與模糊的集體數據的疆界?甚至,人類感官經驗在不被翻譯的狀態下,幾乎成為演算世界裡被遺忘、無關緊要的「幽靈變數」——這個詞彙註記程式中無運算作用的元素,彷彿竟更能生動詮釋當代人類在面對與電腦溝通時的反饋感受。藝術家取徑神經科學觸覺研究,透過情動觸摸實驗所得的神經造影影像,以及舞蹈影像探索,嘗試描繪各種人機介面中被位元化的身體樣態與情感。 王永安
王永安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她以觸覺感官先決的問題意識,研究認知神經科學脈絡,創作遊走於表演與視覺之間的多重介質,並以自己開發的「心智皮膚譜記」做為推演皮膚內物質動態的思考基礎,進一步重新部署視覺霸權下的身體符碼、邊界、和內感的生命策略,試圖平衡人與非人空間的可能。創作命題從觸覺作為一種觀看方式,進而提問─皮膚作為一種思考器官的藝術實踐企圖。
藝術家連結 https://wangyungan.com/
19
黃漢沖,《群體感應論壇:一次排練》,2019 新加坡雙年展委託製作,野米劇場。
攝影:Eileen Goh,2019
黃漢沖 《群體感應論壇:一次排練》 2021- 持續進行中 印製織品、聲音裝置、詩集《快近、未來》 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黃漢沖在2021年出版科幻長篇詩集《近快,未來》,以俳句形式展開對於亞洲地緣政治的未來測想,描述後威權時代、氣候災難後的淹水亞洲群島,將如何協商新的疫情與監控,而其中的政治隱喻也繼續發展成為本創作計畫的內容。這件持續進行中的歌劇創作,在音樂編曲安排上刻意糊化歌詞的表達,觀眾所費力聆聽到的高強度集體合聲究竟代表疲憊麻木的同質性還是新的威權?彩色旗幟上的圖片與文字作為未來亞洲的檔案,也同樣對民主的形式與象徵意義提出討論。 黃漢沖 黃漢沖現居並工作於新加坡、紐約、柏林,是一位藝術家和作家,其創作涵蓋當代藝術、建築、詩歌和攝影。他的藝術實踐挑戰單一權威的來源,提倡複調多聲和差異,並將歷史和空間轉化為各種視覺和文字材料,特別關注其中的理想和難題,以及它們的小未來。他創立並運營Grey Projects,一個專注於策展、寫作、設計提案和藝術的替代空間、圖書館和駐村計劃。 黃漢沖是 Softblow 詩歌期刊的編輯,曾是惠特尼美術館獨立研究計劃的工作室研究員。他的作品曾在切爾西藝術博物館、盧森堡賭場、新加坡美術館、ArtScience 博物館和新加坡雙年展展出。駐地計劃包括悉尼 Artspace、東京 Wonder Site 和韓國京畿創作中心。他獲得了2008年新加坡視覺藝術青年藝術家獎和2009年新加坡美術館的選民獎。黃漢沖著作三本詩集:《The Monsters Between Us》(2013年)、《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2018年,2020年新加坡文學獎決賽入圍作品)和《In Short, Future Now》(2020年,Gaudy Boy 詩歌獎決賽入圍作品)。他策劃了2019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烏鬼》。 藝術家連結:https://jasonwee.com
20
lololol 《修息》
2021
4K 影片、螢幕、激勵器 藝術家採集66種呼吸聲音製作成為一組加密檔案,並顯示在一個裝有動力馬達的螢幕上,同時以電子數字和物理震動的方式轉譯呼吸的頻率內容。這些素材取自人類、靈長類動物、電腦擬音、網路MEME等,擴充對於呼吸、氣體交換等的想像。藝術家將長期對於太極、中醫與科技生活的關注於此融合唯一,嘗試將調息的練習用於串連網路內外空間、與各種非人類達到日常調節與平衡。 lololol lololol 是循環的笑聲,0 與 1 構成無盡陰陽變化,同時演示電腦語言的基礎脈動。lololol 時而喜出望外、暗自竊喜、或喜怒不形於色。lololol 悠遊於虛實之間的地平線上,不受限於制定的文化邏輯或角色扮演,時而發出的滄海一聲笑。 藝術雙人組 lololol 由藝術家張欣、林亭君於 2013 年共同發起,作品關注科技對於當代生活的感知影響,透過混合媒體、錄像、工作坊及擴延電影跨域表演,探問身體哲學和人類與機器的認知程序和進程。2020 年兩人共同創立了「未來道」非營利藝術團體,旨在進行更多集體合作與多元領域的創作。長期項目「Future Tao」以實驗性的藝術實踐重新思考亞洲哲學、身心技術觀念與醫學身體系統的詮釋。 藝術家連結:lololol.net
山演算 朝向生成式未來的代謝修復 策展人|呂岱如 我們所正努力打造的未來智慧是否有可能像山一樣思考? 近年被各界大量提出討論的人類世,標示出人類行為對地球資源、生物圈不可逆的劇烈影響,同時也充斥各類學術性的想像敘事。面對全球暖化,生態議題方興未艾,生存焦慮促使我們展開各種對非人類存在的關注。若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正如諸多警示朝向毀滅性的未來駛去,這兩年在 AI 工具的成熟應用風潮下,又多添了焦慮、未明的時代性感受——我們還能信任幾分所見所聞?我們最終將以物質還是位元的方式存在?我們不僅生活在生物多樣性崩壞之際,人類的共同命運越發孤注一擲,更被拋擲入虛實難辨、高度被媒介化的現實裡,自身主體存在不斷被化約為大數據之下無機的數字單位……在此時代趨力下,我們怎樣提出「共生」的想像與實踐?我們的身體與意識是否都需要經歷新的演化,讓我們能夠以共生整體生命循環置換對於進步史觀的線性時間想像、同時學習前進且後退? 本計畫受到科學家兼環保主義者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其著作《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所推論出的科幻未來啟發,他描繪未來主宰地球的人工智慧電子人終將選擇和人類合作,該契機將是必須齊力保護蓋婭,也就是地球的整體共生系統,以確保命繫其中的演化和自身的存續 [1]。即便是電子人也離不開蓋婭的蔭庇,亦為其中共生的一份子,策展概念挪借這個樂觀奇幻的想像基礎,另再加入生態學家阿爾多.李奧帕德(Aldo Leopold)在其著作《沙郡年紀》所提示「像山一樣思考」的觀點。文中他感慨人類難以明瞭一聲狼嚎的所有意義,需要具有像山那樣久遠的年歲,才能充分闡明自然環境中所有生命的關係和往來 [2]。山在這個意義之下,是時間,是一個被延展至難有盡頭、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亙古時態。山也是一個沒有邊界、持續變動的廣袤地貌,收納能量,孕藏生命與智慧,我們又能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敞開視野,去感受、親近山的吐納?或去認識山的豐饒及神秘? 藉由《山演算》(The Mountain Algorithms)這個命題概念,展覽試圖展開時間與地理的物理維度,將自然宇宙的智慧與人工智慧並置探索,呈現幾種理解未來生態思考與實踐的羅盤。我們並不企圖彰顯某種災難景象、衛道論義;相反地,展覽企圖尋思「生態藝術」的嶄新意義:落實在我們如何運作與擴延我們的身體感官覺知、怎麼在自然技術與人造技術之間創造有機過程與合作運用、更加重視精神性與文化性的生態思維、學習不同的節律與代謝方案、如何創造生態社群、循環與關係,而藝術在其中,如何思考這其中高度複雜的、不穩定的、看似正在崩解的各種網絡關係狀態,用不同的介入性實踐,讓生態真正成為一種結盟、文化與力量。這些傾向生態女性主義思維的方法——即,反思人類中心與資本主義對自然的多重宰制關係——由來自亞洲與拉丁美洲兩個區域內的藝術家所提出;如此取樣方式,也讓我們有意識地從更多不均等的解殖脈絡裡,去思考歷史進程、環境變遷的聯繫,並且呈現出多重各異的世界觀。 本計畫的策展起點,源於本人兩年前於智利南部安地斯山脈上的駐村經驗,當時比雪地登山更困難的挑戰是如何在連手機訊號都沒有的絕美山景中過六週集體生活。彼時所參訪之人事地物、各種工作坊內容、文化衝擊、斷網以及一個臨時社群的體驗,也讓我有機會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返回自己身體原點並重新思索當代生態的意義。在大山之中,個體生命是極其脆弱輕薄的,我不僅直接感受到身旁四周的食物鏈張力,清晰觀察到共生、寄生、死亡、再生的各種依存,而在親歷這些不只是物質上的關係、更是情感上精神上也同步交錯生長出的緊密網絡時,世界似乎向我顯露出不同彩度與維度,以致我對身體、訊息網路、甚至眼前的風景都產生了異於平常的感受力,以往閱讀過的生態文本內容瞬間立體起來。祕魯人類學家莫里斯.德.拉.卡德娜(Marisol De La Cadena)曾花了非常多年的時間拜訪安第斯山高地原住民的一個部落家族,嘗試理解當地的文化傳統與生活實踐。她在其民族誌的書寫裡曾經費力描述當地原住民所稱呼的「地物」(tirakuna, earth-beings)——地物是未除魅的山川湖泊冰河,神性、人性與自然在此邊界模糊、形體不一,而與地物溝通是當地薩滿重要的能力 [3]。在卡德娜筆下,我認為最精彩的不只是地物這個概念的啟示,而是她在認識這個概念的過程中所遭遇的人性挫折——因為在翻譯上的不可能,語意理解的不對等,她只能在各自的工具、邏輯、信念的差異上,透過一再的對話去共創那些相應的部分連結、那些可被共同理解的局部空間,並在互動的內緣關係中摸索出新的生產性。當我再度回望卡德娜在表述、感受、認識上曾有的困惑與誤解,並企圖想像當她仰望著奧桑加特山時,是如何努力去理解她所見既非岩石、土壤、草原、樹木、老鷹,也非友人、父母、精靈、聖地、或神,在所有以上皆非的過程裡去慢慢靠近地物的那個「比一多、比眾少」的存在(more than one less than many)[4],我也對此體會到同理、共鳴的空間,並稍能對自己當時的有限和脆弱釋懷,亦深刻認識到,自然或生態的概念其實和文化本身一樣複雜與多重,是需要在各種相互理解、產生聯繫與往來實踐的過程中才得以浮現。 正是這份身體性的學習經驗,在本計畫一年多的籌備過程中,特別著力經營開發藝術與創造性的生態體驗活動,與藝術家合作辦理一系列的工作坊,包括《24 小時睡眠實驗》、《一起變成菇》、《如何唱他們的歌?》、《心智皮膚譜記》、《複數水》等 [5],嘗試更多不同走入自然的方法、援借跨領域的知識系統,以不慣常的感官與覺察力,去交涉出新的認識與關係。部分委託製作的作品便是在這些開放實驗過程中和觀眾一起滋養成長,並讓展覽的內容更趨完整。而這些工作坊過程自身也向我們敞開了未預期的療癒與代謝作用,即便我們的行為與能力看來總是侷限在自己的身體與能力之內,我們沒有鷹的眼睛、菌絲體的森林互聯網[6],但在與自然共處的過程中,我們的體感卻更加敏銳且具有孔洞性,能量的接受與交換、意識的流動狀態都讓我們更稍稍貼近蓋婭或是地物的運作,認識我們在生態系統裡的共存狀態,就是成為彼此生命和死亡的代謝過程,為彼此提供氧氣與分解,作為蓋婭的循環與再生。眾多前提交織成《山演算》的關懷內涵,展出作品回應各種藝術在人類世裡探索生態的思辯線索: 感官與氣象 多數的我們不再擁有像獵人追蹤動物、農人孕養土地、探險家觀星看海的能力,我們在數位時代的日常裡,更多經營的是網路虛擬世界的身份與社群,數位棲地看似弱化身體感知,卻也連接了強大的網絡與海量的數據、延伸的社群感知力及伴隨而至的監控社會,我們如何可能重返身體的潛能、抑或找到更多環境感知、與自然節律對接的方式與契機?或是,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數位技術繞道反向去感受超越人體官能的世界,而這是否是我們超越人類中心視角的契機? 代謝修復:人體作為調頻代理 在洛夫洛克所描繪的未來蓋婭共生系統中,人工智慧將仰賴人類的身體與行動來照護地球生態,表述兩者相互依賴於蓋婭內的關係,也暗示人類當前重責即是在人工與自然智慧這看似分立的範疇裡找到調頻的可能,在之間橋搭更多互惠循環的關係與路徑。換言之,推論「像山一樣思考」的更深層意義,是指我們的意識與行為在生態中的介入不應再落入奪掠者、消費者的扮演,而應創造一種綿延流動性的多向連結與長久照顧的基礎設施,即便我們個體難以窮盡,但該如何去趨近大地萬物的智慧,可能將是我們和人工智慧共通的諾亞方舟使命。我們可能從各種文明傳統中去尋找過往的智慧,觀測自然環境,也可能透過更突破性的手段去推想未來,例如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早期提出的人機結合賽博格到晚近的克蘇魯紀多物種怪物 [7],這些科幻性敘事也都通過對結合物/獸的想像,為我們鋪設必要的跨物種溝通、合作、共棲想像策略。 展覽在美學操作上,堆疊多重的科幻敘事打造更多反思現實的空間,而以劇情、紀錄敘事呼應諸多關注人類世的內涵,同時展場意圖建構更具身體動能的互惠風景,激發通往理解和實踐的生態式路徑。作品內容上亦旁徵影像技術史、量子物理對時空的理解邏輯,在此山與人工智慧的時序疊加下,潛進我們所處的現實中,另闢蹊徑尋找共同編寫與練習修復之路。展場空間組構自身亦暗喻一個頭尾倒置的身體,其中藝術家們提出了各種感性與狂想的未來想像、代謝機制、循環提案,也提出不同的宇宙觀及生態省思,運用表演性的邀請,讓觀眾經歷新的感知與創造,我們將親歷休眠、調整呼吸與行走、學習植物的語言、在機器裡澆注能量,共赴熵的無序。 《山演算》計畫透過發展一套「以展覽作為身體政治」的調節工程法,將不同的生態思維與實踐化為身體性的記憶、律動和修復練習——我們的協作與共演化將不只包括物質山水與有機生物,也將於運算生成的未來網絡裡跳出通往多重宇宙的群舞,在這些律動裡嘗試尋找共鳴與行動,讓生態藝術成為美學、成為態度。 1. Lovelock, James. Novacene: The Coming Age of Hyperintellegence, Cambridge and London: MIT Press, 2019. 2. Leopold, Aldo. A Sand County Almanac,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6. 3. Cadena, Marisol De La. Earth Beings: Ecologies of Practice Across Andean World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5. 4. “More than one less than many” 這個描述概念最早由 Donna J Haraway 於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1991) 一書提出,也被 Heather Anne Swanson, Nils Bubandt, Anna Tsing 三人共同作為回顧討論人類世學術會議的一篇專文題目,他們在策略上將人類世作為一個科幻概念來理解這個新興的領域。卡德娜也以為這個概念能夠適切傳達地物的存在特質。 5. 這一系列活動是「2023年菌絲體網絡學苑」工作坊內容,由緩步動物主辦,呂岱如策劃,年度計畫縱覽詳參:https://mosspiglets.work/somewhere/myceliumacademy 6. Wood Wide Web 的概念用來描述菌絲體網路在森林裡扮演的資訊與物流系統。Sheldrake, Merlin. Entangled Life: How Fungi Make Our Worlds, Change Our Minds & Shape Our Futur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20. 7. Haraway, Donna J.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呂岱如,從事策展與寫作,背景跨足文學、藝術史、行動主義與策展學。她長期關注觀念性的策展實踐,致力於在藝術再現平台與現實場景之間,梳理另類的生產關係,建構多維觀看方式與思辨性的內省空間。諸多計畫圍繞著感知、身體、機制與回憶之間的互動與回振,其好奇心也驅使她保持探索思考人性、知識的疆界與跨域、及各種生命關懷的行動。 2015至2017年間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擔任總監,主持策展與組織工作,她也曾任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活動《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策展人。她在歐亞各地策劃過多場國際展覽與工作坊,近期包括:《菌絲體網絡學苑》(台灣與智利多地,2023)、《七個身體與會說話的海》(泰國清邁大學,2022)、《月亮鹽巴》(墨西哥 Vernacular Institute,2022;台北市立美術館,2021)、《轉向第五時代》(印尼 Selasar Sunaryo Art Space,2021)、《聆聽之眼》(立陶宛 CAC,2020)等。近年的策展主軸聚焦於發展共學方案與創新的藝術教育引導策略,讓專業的藝術工作者與一般觀眾能有新的介質與工具來以藝術創造真實生活。在2021年,她創辦非營利組織「緩步動物」,持續探索未來身體政治的主題。
山演算 朝向生成式未來的代謝修復 策展人|卡羅琳娜.蓋斯洛赫凱拉 在過去十五年間,我的策展實踐已轉向探索藝術與生態的對話能如何徹底喚起意識和希望。我認為這種轉變是我們面對社會和環境危機的一種精神回應,因它涉及認知超越人類時間性的「連接模式」[1]。我生活在智利的一個資源開採地區,這裡的主要就業來源是農業(主要出口酪梨和葡萄)與採礦。在成長過程中,我經常聽到父母和他們的朋友讚美生活在一個礦業國家的優點,國家經濟支柱歷來依賴於銅的出口,最近則是鋰和其他稀有礦物的開採,這些活動導致高污染現象、水污染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我出生和生活的城市位於安第斯山脈的山腳下,這裡擁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峰(6960米),然而這座城市已背離了阿空加瓜河,其因超過十年的乾旱和農業用途抽水遭受乾涸的風險。此外,為該河提供水源的冰川頂峰也受到採礦活動的威脅。在這裡,我們過著矛盾的生活:儘管我可能擁有一塊土地的表面,但另一個單位——如一家礦業公司——可擁有地下部分,賦予他們開採礦物的權利,且不用考慮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更糟糕的是,智利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水資源被私有化的國家。 受到上世紀全球政策的直接影響,這種情境在世界各地以不同形式重複出現。此類情境呼喚我們這些通過實踐(Ars/Tékhne)從事研究、策展和藝術的人們轉變視角。無論是在體制內外,我們必須將藝術和策展工作視為促進倫理和美學反思及行動的催化劑。這或許是目前我策展工作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進行對話的原因,這不僅讓我能夠在理論上思考這些問題,還讓我能夠積極參與土地的保護工作。這些經歷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我對家鄉的看法:與其哀嘆乾旱對植物的影響,我更驚嘆於它們的韌性和適應策略。我從觀察單一栽培轉變為欣賞那些仍然屹立的百年本土樹木。我的感知從注意到本土動物的缺失,轉變為通過它們的洞穴、巢穴、鳴叫聲以及合作生存策略來識別它們的存在。即使我遠在偏遠且原始的地區,這些自然生態系統也能簡潔地適應細微的變化,揭示在當今時代去認識多種形式的相互依存是多麼必要。 正如范達娜.席瓦(Vandana Shiva)和瑪麗亞.米斯(Maria Mies)在她們的著作《生態女性主義》中所論述的,今天存在著對地球資源和自然所有權的激烈競爭。生態變遷要求我們不再將自己視為與生態生命網絡分離的存在——不再是地球資源的主宰者、征服者和擁有者。而是應該將自己認識為地球家庭的一員,承擔起照顧其他物種和整個生命的責任,從最微小的微生物到最大的哺乳動物。這種新視角承認科學經歷的典範轉移——從機械論和還原論的方法(重點在於將系統分解為各個部分)到關聯和整體論的方法(強調系統中所有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互動)[2]。 透過《山演算》的策展框架,我們想將這種關聯和整體論的方法延伸到思考人造物,例如機器,特別是人工智慧運算系統。《山演算》探索了人工智慧與其他智慧體之間的關係——無論是植物、動物、真菌和微生物等生命體,還是像山這樣的「地物」存在,最終將地球本身視為一個大型有機體 [3]。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讓人工智慧系統與山溝通並為其生態系統平衡開發演算法?當我們開始這次展覽時,兩位策展思考了人如何沉浸在人工智能這個特定而複雜的世界中,並了解其對自然界/其他世界的影響。隨著進展,我們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其倫理意涵,帶來了挑戰,但也需要高度創造性的思維來潛在地診斷這種新興技術的影響。我們都深受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想法啟發:這些新的超級智慧體將與我們一樣依賴於地球的健康,它們將需要蓋亞的行星冷卻系統來保護它們免受日益增溫及全球暖化的影響。根據洛夫洛克的說法,為了讓人工智慧繁榮,它必須確保地球的健康,並使地球的智慧得以生存和擴展 [4]。 最近的研究認為,技術智慧的出現可能代表了一個行星等級的轉變——不僅僅是在一個星球上發生的事情,而是對整個星球的改變。像洛夫洛克(Lovelock)的蓋亞假說這樣的模型提出,生命的起源本身就是一種行星現象。這種方法表明,探索行星智慧可能為理解地球上生命的未來軌跡提供有用的框架。我們是否正在見證一個時代的黎明,生命體與人工智慧計算系統之間的合作可以重塑行星智慧? 兩年前,我有機會與來自國際合恩角中心的九位同事一起參加了一次為期 10 天的合恩角探險(譯注:合恩角是南美洲智利火地群島南端的陸岬,位於合恩島,被廣泛認為是南美洲的最南端)。我們在船上分成兩個小組:一組負責在世界最南端的霍爾諾斯島上安裝氣象站,另一組(我在其中)進行當地動植物的各種監測任務。在船上,我花了很多時間數鳥,進行氣候變遷和生物文化保護的普查,這項工作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由生物學家里卡多.羅齊(Ricardo Rozzi)的團隊領導。這次旅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科學工作中所使用的類比和數位技術之間不斷的波動。當我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海岸線並用鉛筆在防水紙上記錄下每次觀察時,我的同事們則攜帶數百公斤的設備,在面對每小時高達 200 公里的強風的情況下,將設備運到 230 米的山頂。氣象站安裝後,開始通過連接到赤道上空的地球靜止衛星的衛星天線傳輸數據。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位置不斷使用 GPS 設備進行地理定位。在這樣一個原始和偏遠地區使用這樣的技術,讓我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在探險尾聲,我們登上了島嶼西南海岸,並陪同一位正在安裝氣象站的同事操縱他的無人機。在密集的草原區和企鵝領地之中,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行走,我看著他戴上擴增實境 AR 眼鏡,我們一起觀看無人機從海岸線飛向氣象站所在的山頂。這一景象,加上無人機消失在視野中的驚人速度,激發了一系列問題:企鵝和其他島上動物如何感知這架無人機?它們是否將其聲音誤認為未知的動物,還是認識到這是一種技術設備?其存在可能以何種方式改變或不改變這個地方的聲音生態系統和景觀? 雖然無人機只飛行了幾分鐘,但氣象站作為智利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絡(LTSER)的一部分,持續向衛星發送生物物理數據,為科學家提供了解和預測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具體訊息。我一直在思考這些數據與生態系統平衡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洛夫洛克提出的 AI 系統將負責照護蓋亞和行星智慧的軌跡。埃馬努埃萊.科西亞指出:「無數的傳感器目前提供地球生物、地質和氣象條件的實時數據,使我們能夠即時觀察和感受地球。氣候危機將所有這些表現統一起來,使每個事件,無論多小,都是整個地球的行為。」[5] 在這種新的情境下,繼續將技術與自然、演算法與山脈區分開來變得幾乎不可能。令我著迷的是科西亞的觀點,通過元素的匯合,地球今天以其全貌向我們揭示自己,幾乎沒有空間將其僅僅視為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對象。相反,它邀請我們將地球視為一個我們不斷互動的主體,並與之交流,這一觀點提出了一個挑釁性的聲明:「技術不是用來保護我們或使我們遠離森林、河流、蘑菇、動物、細菌或風暴,而是與它們最精神的方面相連和互動。」[6] 儘管我們的數位生活常常使我們與祖先的知識疏遠,那些曾使我們的先輩更善於理解自然的節奏和秘密,但今天,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連接這些知識的機會。將近一年前,在我的台灣研究之行中,我有幸遇到了幾位參與《山演算》的藝術家。我被地方知識依然堅韌存在於這個持續呼籲全球化理解的世界之現象所震撼,這表明我們不是一個世界,而是多元的世界。我們受邀前往花蓮,拜訪來自太魯閣族電影導演余欣蘭的家人。在那我們遇見了她的母親 Heydi,她傳承自古以來通常僅由部落男子從事的狩獵習俗。在當今情境下,保護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法律經常與保育法規衝突:前者捍衛她族人的習俗,而後者優先考量生物多樣性保育。然而對 Heydi 來說,森林的規則才是重要的,這些規則根據 Gaya——一種體現她們領土智慧和知識的實體——的祖靈傳統來平衡。在這種現實中,Gaya 陪伴 Heydi 進入森林,讓她能夠狩獵某些動物,同時努力儘量維護生態系統,從而維持她部落的傳統。在我們透過《山演算》創造的語言中,Heydi 的知識將被山所體現。這引發了更多的問題:哪些演算法可以保存 Gaya 的知識並將其整合到行星智慧中?在超級智能時代,Heydi 的知識能否保持其精神和神聖的特徵? 這些是滲透在本展覽中的一些問題,我們獻其作祭,呈現給您。 1. Gregory Bateson,《精神與自然》,Amorrortu出版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980年。英文原版《心智與自然:一個必要的統一》,E. P. Dutton,紐約,1979年。在這本書中,Bateson 專門討論了生物;然而,他關於這種「連接模式」的寫作啟發了許多後來的和當代的作者(如Kohn、Descola、Bennet等),將這種連接延伸到生物世界之外,甚至進入到物質世界。 2. Vandana Shiva, Maria Mies,《生態女性主義》。Econautas, Icaria出版社,2015年,第31-32頁。 3. Marisol De la Cadena,《地物:安第斯世界的實踐生態學》,杜克大學出版社,2015年。 4. 由Lovelock首次提出的蓋亞假說(1984年)假定地球上的生命能夠通過生命與行星地球化學之間的負反饋循環來維持全球條件,例如平均溫度在保持行星宜居的範圍內。Lynn Margulis 通過關注微生物作為蓋亞反饋驅動因素的顯著能力對此進行了貢獻。我要指出的是,通過她對進化合作的研究(與達爾文競爭形成對比),Margulis 認為微生物領域充滿了一種「前智能」。正如她所寫:「進化被視為持續的血腥競爭……在面對新的持續合作、強烈互動和生命形式之間相互依賴的觀點時,這一觀點消失了。生命並沒有通過戰鬥接管地球,而是通過創建網絡」(Margulis L, Sagan D 和 Thomas L, 1986,《微觀宇宙》。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doi:10.1525/9780520340510)。 5. Emanuele Coccia,《當代自然博物館。在城市中賦予非人類生命》。在《從南方思考人類世:擴散與風景中的抽取區域》研討會上的現場會議,智利聖地亞哥,2023年。作者分享的筆記。 6. 如上。 卡羅琳娜.蓋斯洛赫凱拉(Carolina Castro Jorquera)是智利的藝術史學家、評論家和策展人。她在聖地亞哥的智利菲尼斯泰雷大學(Universidad Finis Terrae)的圖像創作與研究碩士課程中擔任客座講師,並與生物文化保護相關的倡議合作,例如國際合恩角中心(CHIC)和吉甘塔公園(Parque la Giganta)。她是《意識之路》(El Camino de la conciencia)(智利菲尼斯泰雷大學出版社)的作者。作為策展人,她策劃了許多群展和個展,包括《亞歷杭德羅.萊昂哈特:黑色的水休息》(Alejandro Leonhardt: Negro descanso de las Aguas)(帕特里夏.雷迪畫廊,2023),《液態固體表面》(Líquida Superficie Sólida)(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2021),《羅德里戈.阿特亞加:觀點》(Rodrigo Arteaga: Punto de Vista)(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2022-23)和《擴展中的立體模型》(Diorama en Expansión)(聖地亞哥視覺藝術博物館,2021)。她的寫作曾發表在國際藝術雜誌和網站上,如 Artishock、Terremoto、La Escuela、帕特里西亞.菲爾普斯.德.西斯內羅斯收藏(Colección Patricia Phelps de Cisneros),以及在書籍中撰文,如《拆解國家:智利當代藝術》(Dismantling the Nation. Contemporary Art in Chile)(阿默斯特出版社)和《連結藝術與生物文化保護、修復與交流》(Linking Art and Biocultural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Springer),2024年。她還參加了 2012 年的第 4 屆光州雙年展國際策展人課程。卡斯特羅擁有雷納索菲亞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的碩士學位和馬德里的自治大學(Universidad Autónoma)的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