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國際特展《瞬間》
展覽介紹
售票資訊
導覽/講座
教推活動
小周末音樂會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全都露OPENCAMP
全都露 OPENCAMP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國際特展《瞬間》
展覽介紹
售票資訊
導覽/講座
教推活動
小周末音樂會
更多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全都露OPENCAMP
全都露 OPENCAMP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更多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雄獅學:雜誌構築出的時代美學
分類:
展覽專輯
年代:
2020
內容
賞書連結: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9789860413212
相信許多年輕的藝術學子,都曾耳聞臺灣藝術圈曾在1990年代初發生過一次藝術評論者間的熱烈「論戰」,但未必知道那段論戰過程的實況,就發生在當時台灣最資深的專業藝術雜誌《雄獅美術》月刊上。如今,許多90後的新世代年輕人沒聽說過這本月刊,更不用提它曾經見證過臺灣的那段充滿熱情、理想與激進的藝術評論崛起的年代。
為讓臺灣藝術史觀察能從新的角度與脈絡切入,高美館在2014年以臺灣第一本長期出版的藝術專業月刊《雄獅美術》為對象,進行《雄獅學:雜誌構築出的時代美學》展之規劃。不同於臺灣其他藝術史研究將人與作品當成切入點,高美館從文字出發,透過這本藝術雜誌進行史料的蒐集、分析與重編,試圖開闢一條新的詮釋脈絡。
《雄獅美術》為臺灣第一本長期發刊的專業藝術雜誌,1971年3月創刊,1996年9月停刊,共計出版307期的月刊,收錄了約近4千5百萬字、3萬3千篇文章、6萬8千幅圖版、1萬頁的廣告及近1萬3千則辭條,尤其它所出版之藝術工具書,如《西洋美術辭典》、《台灣美術年鑑》等,對台灣藝術史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就算已經停刊,但閱讀過去雜誌刊載過的議題,你會發現,許多臺灣藝術生態圈今日存在的現象,其實已經幾十年前不斷地反覆出現,僅是時空環境的差異而已。
那些當年的年輕編輯團隊成員們,包括發行人兼主編李賢文、歷任主編何政廣、奚淞、蔣勳、王福東,及執編廖雪芳、李梅齡、楊智富等人,早已成為臺灣藝文圈的重要的論述中堅。他們見證了戒嚴時期到解嚴後之間,藝文發展最關鍵的時刻。
本書詳細紀載了《雄獅美術》月刊的發刊、出版、編輯風格、文章特色等,探討這本由當時臺灣眾多藝術精英文筆智慧與創作,所集結而成的時代特質。內容除了雄獅月刊的出版記事年表外,也包括高美館與雄獅相關連的重要典藏,以及一件首次對外公開展覽,由當時在雜誌嶄露寫作才華的畫家席德進所繪的雄獅創辦人李阿目先生(李賢文父親)之肖像。
在書中,我們可由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先生溫暖回溯雜誌編輯過程的點點滴滴,體會雜誌編輯群們所付出的智慧與辛勞,歡迎由《雄獅美術》伴隨成長的讀者們,能與我們一同重溫那段美好歲月。
雄獅第124期,特邀請柯錫杰為重病中的席德進拍該期專題封面照。
雄獅語錄—
李賢文:「『學』就像兩個人,兩支手,各推了一堆木頭蓋一間屋,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些木頭就像許多的『資料』與『資訊』。307期的《雄獅美術》累積了那些年代中文化與美術界人們的智慧、文章、思考與創作,將之融合在一起。資料庫要內容夠豐富外,也要運用夠方便,如果人們看拿不到資料,看不到資料有何用呢?試問,今天有多少人能拿到完整的307期《雄獅美術》紙本?我們目前只初步到達一個「學」的基本門檻,但要真正構成「學」,就要靠很多人的來研究、學習與整理這些資料,讓它產生價值與意義,可以因此而完整。」(李賢文口述訪談,2014.03)
「雄獅可以一直維持理想性格,並不是因為不缺錢。」「每次遇到週轉不靈的時候,都是向我母親調頭寸,比方說我拿到三個月以後才會兌現的三十萬元期票,去跟她換現金,當然我就不付利息,常常是這樣度過難關的。母親雖然不懂文化,但她相信我不是會做壞事的人,所以只要開口,她都會支持。」(李賢文口述,陳曼華編著,獅吼,國史館,2010,P124-125)
李賢文:「在經營《雄獅美術》的路上,父親是我無形與有形的支柱,有形的是金錢、房子的支助,無形的是精神、意志的榜樣。」(李賢文口述,陳曼華編著,獅吼,國史館,2010,P124-125)
「《雄獅美術》經營初期到一九八○年代時,我總是想,如果月刊一個月有三十萬的廣告收入,就可以平衡了,但那時候還達不到這個金額。一直到一九九○到一九九二年時,廣告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彩色廣告頁達到一百頁以上,一個月收入至少一百多萬,但是相對的,編輯增加了,人事成本也跟著擴張,各方面都在擴充。雖然財務上那兩年已經擺脫赤字,開始有一些利潤,奇怪的是,廣告滿檔卻種下我對雜誌質疑的因子。」
(李賢文口述,陳曼華編著,獅吼,國史館,2010,P136)
「事實上雜誌經營二十五年來,轉變很多次,從小開本到變成大開本,內容也不斷在調整,一直在尋求更好的可能性,每一個階段都努力去補充台灣藝術文化缺乏的部份。但最後面臨功利現實的商業社會,產生體質適應不良;雖然試圖扭轉情況,卻還是困難重重,於是我決定停下來。」
(李賢文口述,陳曼華編著,獅吼,國史館,2010,P141)
「比較年輕的人,不會知道台灣在那個文化沙漠的年代,做什麼都會成功,做什麼都會看到效果,因為本來就是個零。」(奚淞口述,陳曼華編著,獅吼,國史館,2010,P141)
相關連結
購書連結
相關檔案
高美館雄獅學專書試閱版OK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