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9/20(六)14:00│藝與役:藝術作為戰爭離散記憶的載體(下午場)

2025/09/20 - 2025/09/20 本館 高美館資源教室


★藝與役:藝術作為戰爭離散記憶的載體
●下午場工作坊:張書婷(「義家藝館」藝術家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


日期:9月20日(六)14:00-17:00 
地點:高美館資源教室
對象:適合18歲以上,想了解歷史、離散與藝術教育如何連結者
名額:40名,額滿為止。請至本頁底端點選  我要報名  

 


《When You Call My Name》是一項由藝術家金森麻由(Mayu Kanamori)與Nikkei Australia合作的藝術計畫,旨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澳洲政府以「日籍」身分拘禁,並在運送過程中喪生的194位平民,其中包括來自臺灣,卻因當時臺灣處於日本統治下而被歸類為「日本人」的臺籍人士。
 
該計畫邀請遺族、藝術家與社區成員創作,透過藝術將逝者之名銘刻,這些創作亦將於2025年下半年起,在澳洲和紐西蘭接續展出。而在前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文化室主任馬場克樹先生邀請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吳岱融副教授主持的「義家藝館」教育性藝術計畫,也有五位藝術家教師參與其中,透過藝術進行慰靈。
 
眾所周知,1941–1945年太平洋戰爭期間,臺灣人被充當軍夫,提供日本帝國勞力支援,他們被派往東南亞或南洋群島,在資源稀缺的高風險環境中勞動。這群人,他們的處境既是殖民的縮影,也深深反映出戰爭中被壓抑、被遺忘的離散經驗。《When You Call My Name》紀念的194位「日籍」犧牲者中,有26位來自臺灣,他們有可能就是軍夫或軍眷,或落地南洋的移民二代,在戰爭中被視為日本的邊陲勞動力,與後代和家人關係因此斷裂。
 
如何透過藝術為歷史洪流淹沒的人留下隻字片語,建立離散記憶?是吳岱融副教授透過實踐所欲分享的內容,讓更多人認識藝術如何書寫歷史,重新審視戰爭中的現實與殘酷;也將透過工作坊的執行,呼應《When You Call My Name》這個藝術計畫,讓藝術不單單是色彩、造型,個人的心情抒發,也是講述時代強而有力的聲音。

 


【肖像權聲明】【個資法聲明】請詳如  活動總頁 

報名資訊

  • 報名日期:2025/07/01(星期二)~2025/09/20(星期六)
  • 提供團體報名: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