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1-08-02
高美館「創作論壇」2022年第一期徵選名單公布 《界—此曾在》、《如此_的一個所在》與《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三策展案入選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1133
本館以當代創作精神為宗旨的徵件展「創作論壇」2022年度第一期徵件已於日前完成評審,共有3件展覽企劃案獲選,包括由褚瑞基、陳欣婷策展的《界—此曾在》—林舜龍個展、施雅恬策展之《如此_的一個所在》及沈伯丞策展之《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未來將陸續安排於本館展出。
以富當代創作精神的策展提案為徵件宗旨的「創作論壇」,已成為本館獨樹於其他美術館的特色徵件展。由策展、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等各方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委員,透過提案策展人與評審委員的交流答辯,讓提案策展人創新、獨到的理念,與委員專業、客觀的意見,互相激盪出更加清晰的脈絡,並從中選取富於時代精神、具有明確策展論述,以及完整展覽施行計畫的策展提案。
評審委員一致認為,此次送審的策展案所提出的藝術家作品水準都相當高,具有在美術館展出的實力,並符合「創作論壇」強調策展機制的精神,以策展人能否提出獨特、富有新意、且具當代性觀點為主要評審考量,因此是以各位提案策展人所提出的策展論述作為評審對象,而這次入選的3件策展案皆能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發展出策展人獨特的思考脈絡以及詮釋,因而獲得評審青睞。
入選的策展案《界—此曾在》—林舜龍個展,由褚瑞基與陳欣婷偕同策畫。策展人透過藝術家林舜龍30多年的藝術累積與經驗分析以建構的方式重整創作經歷。策展人觀察藝術家在2004年之後大量投入公共藝術創作的過程,讓他對於藝術的本質有了巨大思維的變化,「公共性」相對於「藝術性」是這其中巨大的差異;他不斷以共創的「參與性」作為檢視以及打破藝術界線藩籬的嘗試。展覽中除了展現林舜龍對於自己時代任務的連接,也企圖在藝術與觀者之間建造一道橋梁,這其中隱含藝術作為社會介入萌芽的期盼,也期盼藝術能成為由模量自己身體的開始,才有機會成為堂奧藝術訊息的真實傳播。如同展覽名稱《界》既是起點也是終點,人們一直遊走在充滿變化的娑婆世界,不斷移動也不斷劃設邊界。
另一通過之策展案《如此_的一個所在》,由策展人施雅恬策畫,透過「量測」在生活當中所訂定出一個基準或一套衡量機制的行為,透過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思考「量測」與「資訊視覺化」兩者之間的交互關係。計畫主題將圍繞著「人、物件與環境之間的如何建立關係與連結」出發,從物理性到抽象的數據;對於外在環境的認識到情感上的評估,藉由作品檢視、呼應、實驗空間功能的反饋,思考當代藝術何以成為一種有別於現存工具之外替代性的、幽默詼諧的方式來與測繪地方與策展的可能性並透過環境至個人、群體至個體、高科技至低科技,創造出一個重新認識自身與他方的說明書。
而由策展人沈伯丞提案之《元漱—袁慧莉的身・筆・墨》著眼於藝術家袁慧莉從基礎處進行與水墨傳統的對話與挑戰的藝術策略,嘗試展現出創作者對於水墨系統重構的各個面向,以及藝術家的「陰性書寫」如何有效地的重新引領觀者再一次凝視「女子書畫」對於傳統藝術凝思與當代美學身姿的回應。透過日本茶聖千利休「守破離」的概念帶出袁慧莉身為一位「當代」的創作者,在高度熟稔「古典」、「傳統」的藝術形式中,藝術家所進行的相關藝術實踐的再省思鮮明地挑戰了「男性」的水墨繪畫歷史,通過感性的「身體現象學」式實踐,譜出了「女性水墨」的旖旎身影,以女性的獨立風姿重塑並再詮釋傳統水墨的新型態與新視野。
本館「創作論壇」著重於策展機制,歡迎富時代精神,具創新議題、形式、內容、觀念,並能兼具論述及展出規劃的當代藝術展覽策劃案提出申請。下期創作論壇徵件截止日為11月30日,相關資訊請見
本館網站
。
《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策展案預計展出袁慧莉作品〈類山水No.54〉
《如此_的一個所在》策展案預計展出謝浩群作品〈不恰當觀眾的不恰當演出〉
《如此_的一個所在》策展案預計展出吳迺菲作品〈樹影斜疏II〉
《界—此曾在》策展案預計展出林舜龍作品〈此曾在-你也在〉
《界—此曾在》策展案預計展出林舜龍作品〈深邃藍光 1〉
《元溯—袁慧莉的身.筆.墨》策展案預計展出袁慧莉作品〈火墨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延伸閱讀:
高美館「創作論壇」110年度第一期徵件入選名單公布
創作論壇|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
創作論壇|如實知見-黃嘉寧的寫實繪畫
高美館 「創作論壇」2024年徵件入選名單公布 《山海.精靈.變奏曲-鄭建昌的臺灣史畫》、《非神域-羅禾淋個展》兩策展計畫獲選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