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0-10-01
國藝會ARTWAVE攜手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台亞基金會 2021日惹雙年展台灣館、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同步啟動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679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於2018年創設「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ARTWAVE —Taiwan International Arts Network),積極推動台灣藝術與國際鏈結,在「廣設台灣館」的策略項目上,2019年首度與日惹雙年展基金會合作,於第15屆日惹雙年展中創設「台灣國家館」(Bilik Nasional Taiwan),除順利促成多位台灣藝術家參與該屆雙年展之外,也與日惹雙年展基金會達成持續合作之默契。
在向外開拓各項國際合作的同時,國藝會亦尋求與國內各大場館的結盟,期待在整合各方的專業與資源下,持續擴充相關計畫所能發揮的最大效益。在此概念下,2021年國藝會除邀及本館共同規劃「第16屆日惹雙年展」的台灣國家館外,也將偕本館與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共同策辦「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
日惹雙年展以赤道國家作為主題今年邁入第六屆,此次以大洋洲(Oceania)為主題,目光聚焦於探索南島民族寄居的千島之國(又譯努山達拉,Nusantara)與太平洋域(Pacificscape),本屆日惹雙年展策展人艾麗亞·内薇斯塔 (Elia Nurvista)與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期望藉由「誰擁有海洋?」(Who owns the ocean?)的提問,呼籲人們應放下傳統的國家疆界,以重新探索與認識這片廣大的海域所孕育的多元文化及族群。由於日惹雙年展延續多屆之核心關懷與本屆的策展主題,與高美館在其主辦之「2021泛‧南‧島藝術祭」中所強調「以島嶼/海洋而非陸塊作為關注基準點」與「擁抱海洋流動與去疆界的特質」,可說是完全呼應,因此本館自「2021泛‧南‧島藝術祭」的參展藝術家中選出拉黑子.達立夫、張致中,以及邱杰森與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雙人組合代表參展本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
2021日惹雙年展台灣館將從歷史、地緣、文化、情感等面向反思我們與海洋的依存關係,重新思考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採、占奪與取用,以及海洋在工業技術、殖民拓展、現代化的過程中,被劃入人類∕人為領域的影響,重新以海洋生態系統來認識這個領域,並重建我們對海洋的記憶與情感。
拉黑子.達立夫
的《旅行在五十步的空間》與《颱風行動計畫》兩件作品是從撿拾海洋漂流廢棄物出發延展出一系列作品,從身份認同、神話傳說、生命經驗與海洋環境的角度,將這些人類生活中被遺棄的殘片重新縫合、拼貼及裝置,指引出精神與環境連結的共存世界觀。
張致中
的《海不平面》主要從科學與社會等角度討論海並非平面的事實,包含暖化海面上升、太平洋十年濤動的大氣觀察、島嶼∕濱海陸地消失等社會議題。
邱杰森與莫珊嵐
的《雅加達事件簿》則是以海洋史、殖民路徑史的虛構再書寫,重構一個從外部權力觀看的歷史。
除了本屆日惹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劃參展,國藝會亦將與新南向民間智庫台亞基金會、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及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VICAS)等ARTWAVE 國際網絡夥伴,在日惹雙年展展出期間,於10/23-24日假高美館舉辦「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論壇將以「環‧球」、「越‧南」、「洋‧面」等三大主題,取其「環顧全球,跨越南方,面對海洋」的精神,來搭建台灣、印尼、東南亞與大洋洲區域之間的對話。論壇預計邀請包括阿莉亞.斯瓦斯帝嘉(Alia Swastika,日惹雙年展基金會總監)、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藝術總監)、 阮氏秋芳(Nguyen Thi Thu Phoung,越南VICAS副院長)等策展人及藝術家與會,以台灣高雄為實體據點,國外講者連線出席,這場虛實整合的策展論壇,將聚焦台灣與全球南方的文化交流。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ARTWAVE「廣設台灣館」的項目,以「BOT」(建立Built、操作Operate、移轉Transfer)為推動策略,而與日惹雙年展的合作,即是這個策略的具體實踐。藉由「建立」與日惹雙年展的合作關係,以及實際「操作」首屆台灣館的展覽呈現,並在擴大視野與連結的目標下,進一步進行「移轉」媒合,期使ARTWAVE所開發的路徑資源,能持續為國內外當代藝術界所運用,如同無垠洋面上的長浪(wave),推波助瀾,透過藝術參與,營造台灣獨立自主(independence),整合多贏的國際局面。
台亞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認為,以人為本的文化交流是台灣新南向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海洋文化與南島民族遷徙是台灣與東南亞之間最長遠的歷史淵源。新南向政策未來應透過南島藝文合作,展開更多民間交流。蕭董事長進一步表示,「本次日惹雙年展與亞洲策展論壇的跨國合作,不僅是推進新南向文化交流的重要合作,也讓人充分感受南島藝文創作的活潑能量。」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自2017年來以「大南方/South Plus」新座標重新定位本館。此次「泛.南.島藝術祭」更進一步以「泛」-跨越邊界的視野、「南」-則是多元與非中心收束的觀點、「島」-則象徵海洋文化多邊連結的概念精神,鬆脫南島單一語系、及對藝術家血緣、族裔的侷限,以及北半球陸塊固著的中心思維,帶向更廣闊的跨區域文化對話。李館長說,很開心剛起步的「泛.南.島藝術祭」能與已有16屆歷史的「日惹雙年展」品牌聯名展出,除發揮發散的加乘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同時將台灣藝術家推向世界的藝術舞台。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高雄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國際串聯】
日惹雙年展基金會、越南當代藝術文化研究院(VICAS)
【展覽及論壇資訊】
◎
第16屆日惹雙年展—赤道系列6(
Biennale Jogja XVI Equator #6
),展期自2021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止,地點:日惹文化發展中心(Taman Budaya Yogyakarta)、日惹國家博物館(Jogja National Museum),印尼日惹市。
https://www.biennialfoundation.org/
◎
泛.南.島藝術祭,展期自7月17日至10月31日止,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
。
◎
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活動日期:10月23至24日,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B1演講廳。
拉黑子・達立夫作品《旅行在50步的空間》作品局部照片(圖片/藝術家提供)
_ARTWAVE線上跨國記者會合照_國藝會林曼麗董事長(左上)、台亞基金會蕭新煌董事長(中上)、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右上)、日惹雙年展基金會Alia Swastika總監(左下)、越南VICAS副院長阮氏秋芳(右下)。
拉黑子.達立夫《颱風行動計畫》系列作品,將長期自海灘撿拾的拖鞋集中起來,轉化成有力的藝術形式,以台灣阿美族人的獨特觀點來回應全球氣候變遷的生態議題。(照片提供/篤固工作室)
邱杰森&莫珊嵐作品《雅加達事件簿》,「泛・南・島藝術祭」展覽現場照(攝影/王世邦)
張致中作品《海不平面》,「泛・南・島藝術祭」展覽現場照(攝影/王世邦)
延伸閱讀:
環顧全球.跨越南方.面對海洋 高美館、國藝會、台亞會攜手展開「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
駐美代表處臺灣書院邀請 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於華府「希利爾藝廊」舉辦海外展,並推出全新委託創作作品
高美館於7月13日重新開館,配合政策採線上實名預約制分時分流入館
高美館推台紐澳國際連線座談會 串起《泛.南.島藝術祭》的藝術「視」界
潮壤相接
高美館2021夏季強檔鉅獻《泛.南.島藝術祭》參展藝術家名單公佈
航向盛夏裡的當代藝術之海 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今起盛大開展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