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簡介
分區子題簡介
I. 共生與療癒 在這個主題當中,藝術家親身實踐無須擁有、控制跟開發,而是「共存」的生存方式,並與土地水域產生生命的連結。我們邀請觀眾親身感受作品,從中與藝術家親近、敬畏山海的意識共鳴,看見創作者如何以創作療癒撫慰自我及族群,也藉此思考到諸如土地開發、資本切割等,對土地和水文的利用與破壞。
藝術家邱雅茹作品〈返〉中,彎曲纏繞的裝置線條啟發自叢生的巒大蕨,代表族人以及團結的概念,黑色象徵在困境中重生,微光得以顯現。蔓生的植物根系裝置,則代表「人、文化、土地」三者之間的關係,表達對生命再生、身份認同以及文化根源的反思。
II. 量測、觀察與紀錄 具有科學背景,或以科學式的手法創作的藝術家,是如何以作品融合對科學或科技的反省與人文的想像,討論人為與自然的邊界?無論是反思過度開發對生態的潛在風險,或觀察記錄植物與艱難環境的拉距、進而隱喻移民的困境,甚至是以偽科學手法虛構人類消失後的島嶼樣貌,思索人類對於生態的介入,邀請觀眾思索真正的「侵入者」,究竟是誰? 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為本次特別邀展並重構其代表作《聖誕島:自然而然》。 III. 多重敘事 在本主題,展覽呈現有關人群移動、領地劃分等多重觀點和敘事的作品。我們將視角延伸至島嶼與海洋的邊界,揭示了不同地域在地緣政治與族群記憶中的複雜現實,企圖折射出國族邊界的張力,以及其伴隨的生態、產業、犯罪甚至所有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