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故事∙集:說說典藏

2024.12.28 - 2025.06.15 本館 101-103展覽室



高美館蒐藏作品,也收藏藝術的故事。作品是藝術家創作的可見故事,亦是高美館傾注心力聚珍的故事原型;包含藝術創作思路、蒐藏記事、導讀賞析,既是作品自身、延伸與衍生的記述敘事,也是平易近人的藝術故事。文字沉靜卻深具熱絡心靈的力量,我們期以故事動人的文情溫度點亮作品,展現藝術親和魅力,讓大眾於作品直觀感受之外,更容易認識藝術、了解作品,激發喜愛藝術的興趣及探究的動力。

本展以「故事∙集:說說典藏」為題,粹選本館典藏藝術家經典作品,展區以「寫實/抽象:心之倒影」、「符號/圖騰:意念的象徵」、「行為/踏查:以時間為梭」、「在地/原鄉:土地和海洋」共四個子題展出,集結本館典藏藝術家創作思路、美術館蒐藏記事、藝研者導讀賞析,並行展閱經典於字裡行間。本展期以作品故事的親善導賞,帶領觀眾由不同的觀看角度,多重感知本館重要典藏;透過閱讀故事而悅讀作品,促動觀眾走進典藏、走近藝術,共享藝術薈萃與典藏聚珍的甜實纍果。


 分區子題簡介 

Ⅰ. 寫實/抽象:心之倒影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內心的獨白,是思緒的映照。
以《寫實/抽象:心之倒影》為題,致意臺灣自戰後1950年代畫會創盛、導入西方藝術思潮,引領臺灣現代藝術運動開展而旋湧形成抽象表現及材質實驗的美術風潮,開啟以現代藝術為觀念的抽象藝術創作,至及80年代南部藝術家透過對材質進行藝術語彙的探索,呈現出南方抽象藝術的多元特性;1970年代超寫實主義(照相寫實)亦影響臺灣,藝術家藉由幻燈片或照片的圖像投射或擬仿,以精湛寫實技法描繪出照相寫實的視覺效果,深刻傳達心之所向的寫實映像。
藝術創作是靈光映現、心象倒影;寫實與抽象各異其趣,迄今亦廣為藝術家抒發情感的創作形式。本區羅列不同寫實與抽象創貌的重要典藏,帶領觀眾閱覽經典迷人之處。
 
Ⅱ. 符號/圖騰:意念的象徵
 
主觀內在的「意」,唯有透過客觀外在的「象」,始能顯現可視。
現實生活中,許多具體事物能被賦予形而上的象徵意涵,而在具體形象之外,藝術創作亦可運用繪製成圖案的符號或圖騰,表達嶄新的詮釋。符號或圖騰,即使已被賦予某種意義,當其佈設於藝術創作,符號與圖騰的象徵原意,此時可重新被定義或產生新示意,或給予認知新釋義。
此區以《符號/圖騰:意念的象徵》為題,呈現作品運用符號與圖騰表徵生命哲思與生活感悟。符號與圖騰具有獨特的視覺吸引力,為觀者帶來神祕美感、廣度想像與深度思維。作品善用點狀、線形、色面及現成物為藝術元素,以象喻意,透過組構而轉譯為創作思路的意念表徵,以可見的圖像傳達作品的意象,藉此建立共鳴的心象。
 
Ⅲ. 行為/踏查:以時間為梭  
 
影響臺灣現代美術發展的風潮,也促動藝術家以「地方」為核心發展,以自我認同和自我定位為意念表現,關切人文議題,關懷地域變遷,以身力行的藝術實踐。
以《行為/踏查:以時間為梭》為題,呈現美術創作在風景觀念上的發展與轉向,展現風景觀從寫生再現,轉往結合深具反省與兼容的土地觀點的具現;同時,揭示解嚴後的臺灣,以藝術行動形式展現的抵抗,建構起1980年代南方行為藝術的系譜,持續以極大化的操演或乖張性的擾動,演繹並回應南方生命的事實。
以作品展現南方風景從地誌踏查拓展與地方進行對話的文化風景觀念,及以自身演繹行為表達個人信念、抵抗意念或擾動社會議題的思維主張;透過時間積累而提煉的創作亦為臺灣美術構築社會參與的繁景。
 
Ⅳ. 在地/原鄉:土地和海洋
 
80年代臺灣在本土意識聲浪逐壯下,藝術家對常民生活和庶民美學產生認同,以地方日常通俗的元素為題材,創作濃厚臺灣風情的藝術,成為眾所皆知的地方能量體現。
高美館和南島藝術家同處在非主流的南方疆域,在地緣上我們共同經歷了南方地域的現實處境。基於此,高美館成為國內最早開始關注南島藝術的美術館。
以《在地/原鄉:土地和海洋》題,集結自常民生活和庶民美學中汲取題材饒富日常雅趣的作品,及本館自「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以來累積的南島藝術基礎,呈現立基本島、連結海洋、多元語境、跨越疆界的南島藝術創作。以作品表達不同文化底蘊的南方性格與藝術隱喻,塑造藝術轉譯與文化傳統對話的可能,彰顯「大南方」兼容並蓄的藝術實踐。



展出藝術家(依出生年排序)
林淵        Lin Yuan
曾培堯     Tseng Pei-yao
劉生容     Liu Sheng-jung
林壽宇     Richard Lin Show Yu
蕭勤        Hsiao Chin
黃潤色     Huang Run-se
杜文喜     Tu Wen-hsi
李朝進     Lee Chau-chin
高燦興     Kao Tsan-hsing
李小鏡     Daniel Lee
葉竹盛     Yeh Chu-sheng
洪根深     Hung Ken-shen
莊普     Tsong Pu
楊識宏     Yang Chi-hung
楊成愿     Yang Cheng-yuan
郭振昌     Kuo Jen-chang
楊世芝     Yang Shih-chih
盧明德     Lu Ming-te
卓有瑞     Y. J. Cho
謝德慶     Hsieh Teh-Ching
曲德義     Chu Teh-i
陳榮發     Chen Jung-fa
林柏樑     Bo-liang Lin
黃銘昌     Huang Ming-chang
黃進河     Huang Chin Ho
李俊賢     Lee Jiun-shyan
簡福鋛     Chien Fu-chuan
吳瑪悧     Wu Mali
李明則     Lee Ming-tse
陸先銘     Lu Hsien-ming
鄭麗雲     Leigh Li-Yun Wen
顏頂生     Yen Ding-sen
郭維國     Kuo Wei-Kuo
林鴻文     Lin Hong-wen
拉黑子.達立夫      Rahic Talif
劉秋兒     Leo Liu
陳順築     Chen Shun-chu
伊誕.巴瓦瓦隆      Etan Pavavalung
石晉華     Jin-hua Shi
黃文勇     Huang Wen-yung
林明弘     Michael Lin
李昆霖     Lee kuen-lin
李俊陽     Li Jiun-yang
林純用     Lin Chun-yung
張恩滿     Chang En-Man
張和民     A-min
達比烏蘭˙古勒勒  Tapiwulan Kulele
黃志偉     Huang Chih-wei
陳伯義     Chen Po-i
Yuki Kihara    
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
鍾舜文     Chung Shun-wen
陳奕彰     Chen Yi-chang
曾琡棻     Tseng Shu-fen
王國仁     Wang Guo-ren
許嘉宏     Hsu Chia-hung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定木作除醛|聚和生醫
策展團隊|典藏部
展覽執行|林泱秀、鄭亞萍、賴逸芸
視覺設計|陳婷婷
展場設計|郭鳳如
燈光佈置|也許有限公司
運輸佈展|海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