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藝術認證第40期
分類:
藝術認證
年代:
2020
內容
百年跨世紀的交替,總會讓人省思土地的生活點滴。以最近造成叫好又叫座炫風的「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及「翻滾吧!阿信」等國片為例,莫不是在當下藉追尋過去的地理歷史,人文社會涵溝之時,盤整來面對未來的新起點。本館即將推出「切切故鄉情:陳澄波紀念展」以梳理陳氏涉足台日中三地的行止發展中的獨特表現,是台灣土地的文化記憶,歷史可茲借鏡,在經歷世紀階段性的緬懷與沈殿之後,積澱出的一切,方能形成「立足本土」的自信之餘依然能無畏「放眼天下」的視野與企圖,完成「全球在地化」的使命。
本期的「議題特賣場」由本館推廣組策劃「高雄魅力!?」,此議題以「為什麼,你選擇了高雄?」的疑問句,直指核心的探討「高雄」這移民城市,有什麼吸引魅力?如何透過文化創意來建構在地的藝術面貌,本次徵集的學者文章,計有陳尚盈的〈藝術磁場.文創高雄〉,具體分析高雄在地的文化產業結構;翁英惠的〈藝術人才培育與區域特色發展〉及李彪的〈媒體在高雄藝術磁場的作用〉,皆以自身的經驗談,提出未來發展策略;李友煌的〈高雄演義─文學高雄「看不見的城市」〉、邱國峻的〈高雄電影與城市映像?2005~2010電影再現下的高雄想像〉、張金玉的〈城市魅力與年輕藝術家的安居〉及陳茹萍的〈輕且重的震撼─高雄節慶的潮流學〉,皆以時間為縱軸,來剖析當下文學、電影、美術及節慶等發展面向,也驚覺高雄這幾年的文化活動,在官方與民間的努力下,正形塑出亮麗的前景。
城市行銷有賴於推動文化創意增遞城市的魅力。在未來文化部將文化產業發展列為重要國家政策之一之際,本館除推出「新式幸福風」大展,透過義大利經典名牌,詮釋其以文化底蘊為根本,在保留極至工藝及義式風土人情物質之餘,仍能以創意、美感、品味加值,讓義大利走出戰後的蕭條,在十幾年之間煥化為品牌大國。此外,以重返高雄的捷克國寶大師的作品引進「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具體呈現藝術、美學、商業、工藝與生活的創作形式,生活美學形塑時代風格,影響力無遠弗屆更能歷久不衰。兩者不啻均正是現下各界力求發展跨界文化創意產業之際最具啟發性參考。
李幸潔在〈超驚艷!駁二藝術特區「車站」立體壁畫〉介紹蘇家賢壁畫作品〈車站〉與觀眾的互動性;而高千惠的〈向陽的烏鴉-有關常民美學與公共教育的方案〉一文中,針對塗鴉牆的概念,轉換成由居民發起的街頭彩繪社區活動,並引述葉蕾蕾所帶領的社區彩繪實例探討,二者皆為藝術介入空間,卻有不同的意義與內涵,亦值得關注。
相關檔案
藝術認證第40期目錄
李友煌/高雄演義─文學高雄「看不見的城市」
張金玉/城市魅力與年輕藝術家的安居
陳宏星/藝術作為社會之實體(中)
陳懷恩/新藝術大師─慕夏傳奇與圖像設計
李幸潔/超驚艷!駁二藝術特區〈車站〉立體壁畫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