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系列出版
首頁
典藏與研究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share
基本資料
名稱:
藝術認證第70期
分類:
藝術認證
年代:
2016
內容
:::
藝術認證第70期
大中小
Beyond photography
文/余青勳
當1839年法國畫家Paul Delaroche看到Louis Daguerre的照片時,不禁語重心長地感歎道:「從今日起,繪畫已死」(À partir d'aujourd'hui la peinture est morte)。攝影發明之初,在光線底下「全都錄」的功能,無可匹敵,昔日擅長紀實寫真的繪畫,不再獨享專利。往後將近180年的歲月中,攝影與藝術創作的關係從競爭到變成合作夥伴。1930年美國現代美術館成立之初就開始進行攝影作品的蒐藏,並於1940年正式成立攝影部門,開啟攝影更廣泛的研究、展示與出版。今日,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中,攝影無論做為創作的媒材或是輔助的工具,儼然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在人手一機、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年代,當代攝影如何從中脫穎而出,攝影創作者對「攝影」的看法又是如何呢?本期議題特賣場「每張照片都有秘密」專題,採訪了當代攝影的創作者──陳敬寶、彭怡平、楊順發、周慶輝、陳伯義、吳孟真、黃文勇、何孟娟等人,藉由他們談論創作的過程與對攝影的思考,帶領讀者領略攝影藝術的精髓與奧秘。畢竟,21世紀的攝影藝術恐怕不只是「它~捉得住我」那句廣告詞所傳達的這麼簡單!
攝影同時也是一種「觀看之道」的展現。19世紀英國攝影師Eadweard Muybridge研究馬兒奔馳時的系列攝影,告訴我們相機的精準性遠勝過人類的肉眼,攝影成為一種眼見為憑的證明;法國攝影史專家Michel Frizot所策劃的《看穿──每張照片都是一個謎》卻讓人在看不透的過程中,重新思考觀看的意義,也更豐富了攝影的面貌。《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撰寫的〈尋找觀看之謎〉,像是福爾摩斯辦案般,抽絲剝繭地探索《看穿》一展的謎團。
本期承蒙今年剛成立的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之協助,推薦專訪攝影家的研究員,作為一本想要傳達專業又平易近人的美術雜誌,《藝術認證》期待成為台灣美術發展與藝文生態的交流平臺。
近年來高雄的變化很大,不少離鄉遊子每年春節返鄉總會驚嘆,高雄變美、變好玩了。有別於一般的旅遊介紹,下期我們將以「『藝』同遊高雄」為專題,深入介紹高雄的藝文景點與隱藏其中的人與故事,敬請期待!
相關檔案
藝術認證第70期目錄
李威儀〈尋找觀看之謎〉
樂若斯〈期望做個傳遞者x專訪陳敬寶〉
劉碧旭、林怡彤〈翻轉挫折我很美麗 何孟娟與女孩們〉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