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南‧島:原民性與當代藝術」國際論壇暨策展工作坊Pan-Austronesian: Indigeneity and Contemporary Art Symposium and Curatorial Workshop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論壇期程 : 2019年6月4日(二)會場:高雄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演講廳---●焦點論壇一、南島當代藝術的「當代性」The Contemporary of the Art of the Austronesians.主持人:陳慧盈/ 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員與談人:林育世/ 新思惟人文空間藝術總監盧建銘/ 藝術家、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民專班教師在文化藝術的思潮中,「當代」往往是一個多義的詞彙。它可以是形容一個處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夾縫中,用來指稱「當下」的時間構造。同時,它也隱含如何從現實指向未來的思考,尋找對下一個瞬間的開放性,以隨著世代更替而行進。這或許可以部份地解釋,我們總是在不同的領域中,感受到對於「尋找當代性」的焦慮。在焦點論壇一中,我們希望能從藝術史書寫與創作實踐等不同的方向,了解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南島當代藝術的「當代性」如何顯現,是對身分的認同?對威權的抗爭?對媒材的突破?對傳統文化的轉化?或是還有更多的可能?並藉此進一步思考南島文化的核心特質與當代藝術的關係。---●論壇整體簡介:海洋,是隔絕陸地的障礙?還是連結土地的方法?當南島語族搭乘舷外支架獨木舟,航向更廣大的世界時,流動與遷徙便成為南島文化的特質之一。因應高美館自2006年以來展開的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在這個「南方」議題獲得更多關注、原住民當代藝術風潮正盛的時刻,我們正在思考如何透過「南方」與「島嶼」研究的角度擴大「南島」這個議題的討論,並重新省思在這一路的航行中,有那些是在研究與策展版圖上失落的片段。在展覽製作上,高美館除了在即將來臨的2019年貨櫃藝術節以南島文化為主軸,也計畫在2020年推出一檔《泛‧南‧島當代藝術祭》,尋找某些策展方法,對南島當代藝術進行反思,無論是對於其當代性為何的思考,或是做為一個機構應當迎接的任務。我們也希望能從「原民性」這樣一個超越國境的語彙,去了解在這個以海洋連結島嶼的文化中,隨著時代遞嬗,擁有哪些更寬廣的可能性?如何透過南島當代藝術的語彙,看見其中更多人與人、人與社群、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甚至,「原民性」是否可以作為一種重新閱讀人類生存空間的美學思考方法,進而抵抗全球的共通問題?
「泛‧南‧島:原民性與當代藝術」國際論壇暨策展工作坊Pan-Austronesian: Indigeneity and Contemporary Art Symposium and Curatorial Workshop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論壇期程:2019年6月4日(二)會場:高雄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演講廳---●專題講座以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PT)策展實踐為例Indigeneity and Contemporary Art: Taking APT9 as a Case Study.Zara Stanhope /昆士蘭現代美術館亞太藝術部策展經理●講題簡介就在上周,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美術館(QAGOMA)以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PT,以下簡稱亞太三年展)這一系列自1993年開辦的展覽,獲得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19年澳洲最佳機構獎的殊榮。得獎引文如此寫道:「這可能是澳洲唯一足以聲稱其具備全球性重大意義的該類型展覽……它是一個盛大的活動,展出來自亞太地區以及更廣大區域國家的藝術作品。正統的當代作品與源自傳統的、各式原民文化與第一民族(譯註)的作品,並肩展出。它已為藝術家、他們所屬的族群與國家之間,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串連。」伴隨著這樣的肯定,我可以說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辦的亞太三年展中所呈現的當代藝術,最原初的目的並不在於凸顯原住民與第一民族的藝術,而是重在增加澳洲觀眾對於亞太地區當代藝術的體認。事實上,亞太三年展中原住民或第一民族藝術家的範圍總是相當難以量化,而是超越這樣的身分識別。這篇文章將討論亞太三年展的目標,並以其展出的藝術作品與計畫為例,去理解亞太三年展中的原民藝術。我主張澳洲原住民藝術對於亞太三年展的發起與含括太平洋藝術 是 重要非常。同時,亞太三年展必須持續深化它對於原民與第一民族藝術的開放性,並期望能在土著居民(aboriginal)、第一民族、少數族群與其他原住民與藝術之間產生更深層的對話。如果亞太三年展能讓它的原初宗旨結合更寬闊的觀點,也就是:去增強文化的認知,去展現如此的文化與各個社會所呈現那具備能動性與變遷能力的本質,並為這個地區當代視覺藝術獨特與多元的觀點,提供一個展示、紀錄與討論的集會所在。-Zara Stanhope-譯註: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的通稱。---●論壇整體簡介:海洋,是隔絕陸地的障礙?還是連結土地的方法?當南島語族搭乘舷外支架獨木舟,航向更廣大的世界時,流動與遷徙便成為南島文化的特質之一。因應高美館自2006年以來展開的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在這個「南方」議題獲得更多關注、原住民當代藝術風潮正盛的時刻,我們正在思考如何透過「南方」與「島嶼」研究的角度擴大「南島」這個議題的討論,並重新省思在這一路的航行中,有那些是在研究與策展版圖上失落的片段。在展覽製作上,高美館除了在即將來臨的2019年貨櫃藝術節以南島文化為主軸,也計畫在2020年推出一檔《泛‧南‧島當代藝術祭》,尋找某些策展方法,對南島當代藝術進行反思,無論是對於其當代性為何的思考,或是做為一個機構應當迎接的任務。我們也希望能從「原民性」這樣一個超越國境的語彙,去了解在這個以海洋連結島嶼的文化中,隨著時代遞嬗,擁有哪些更寬廣的可能性?如何透過南島當代藝術的語彙,看見其中更多人與人、人與社群、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甚至,「原民性」是否可以作為一種重新閱讀人類生存空間的美學思考方法,進而抵抗全球的共通問題?
●導演陳惠菁,影片原始長度18'41"●完整公播版影片:NTD1800詳情請洽:07-5550331#289或email: nita@kmfa.gov.tw
完整版影片清單如下:●【南島當代藝術–漂.離.聚.合】達鳳・旮赫地、撒部・噶照(96年駐館藝術家駐館記錄)/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30'●【南島當代藝術–原初的始點】勞動的藝術實現 Michel Tuffery &Jim Vivieaere、依法兒・瑪琳奇那&希紫・紗帆(96年駐館藝術家駐館記錄)/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31'46"●【南島當代藝術–綠海航行的追尋】Tui Hobson、Jean-Jacques Poiwi、雷斌、峨冷(97年駐館藝術家館記錄)/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28'32"●【南島當代藝術–蒲伏靈境(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撒古流.巴瓦瓦隆、尤瑪.達陸、Greg Semu(98年駐館藝術家駐館紀錄)/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25'●【南島當代藝術-身體 勞動 儀式 歌舞】(表演藝術類)+瓦器裡的寶貝—黃約瑟 (視覺藝術類)+原住民表演藝術家劇場音樂會(99年駐館藝術家駐館紀錄)/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37'02"●2012年多元文化藝術施政願景發展計畫—藝術家駐館創作(George Nuku、Tracey Tawhiao、宜德思・盧信、東冬・侯溫)/導演余一治,影片長度26'11"●2013年多元文化藝術施政願景發展計畫--藝術家駐館創作(Nicolas Mole、Stephanie Wamytan、林介文、巴豪嵐・吉嵐)/導演林榮標,影片長度25'45"
2019年3月4日收到了李前館長俊賢離世的消息,真是讓人難過又不捨。幸好,本身也是藝術家的盧昱瑞,在2016-2017年間,花了很長的時間貼近距離,為這位很Man的暖男館長進行創作全紀錄,留下了李館長在人間最生動的影像。@高雄市立美術館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盧昱瑞拍攝-藝術家李俊賢紀錄片 完整版 49mins 為紀念李前館長,完整紀錄片線上公開播放至2019年5月30日為止。(縮圖影像:盧昱瑞拍攝)
●導演盧昱瑞,影片原始長度35'●完整公播版影片:NTD1800 詳情請洽:07-5550331#289或email: nita@kmfa.gov.tw
●影片原始長度12分42秒●完整公播版影片:NTD1800 詳情請洽:07-5550331#289或email: nita@kmfa.gov.tw●<左腦x右腦: 許自貴的混世哲學="">專書購買請洽五南或國家書店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9789860563986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228
左腦x右腦:>
●導演黃明川,影片原始長度10'08"●完整公播版另洽 (不含光碟封面) 詳情請洽:07-5550331#289或email: nita@kmfa.gov.tw